韬光:把才华隐藏起来;晦迹: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高僧传》:“释僧同,韬光晦迹,人莫能知,居寒山。”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果为隐者,方韬光晦迹之不暇,安得知名?”
参见:[[韬光晦迹]],[[韬光晦迹]]
比喻隐藏才能,不露于外。《醒世恒言.卷四○.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单说著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怀才抱德,韬光晦迹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异宝、良金美玉,藏于泥土之中。”也作“晦迹韬光”。
韬光 : 1.敛藏光采。2.比喻隐藏声名才华。3.唐代名僧,蜀人,能诗,住杭州灵隐寺,与郡守白居易为诗友。穆宗长庆年间,于灵隐山西北巢枸坞筑寺,后人名之韬光寺,亦省称韬光。
晦迹 : 把自己的形迹隐藏起来:晦迹山林。
比喻不显露才能
比喻隐藏才能,不露于外。《醒世恒言.卷四○.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单说着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怀才抱德,韬光晦迹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异宝、良金美玉,藏于泥土之中。”也作“晦迹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