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土块散开;瓦片破碎一样。形容彻底崩溃;不可收拾。
东汉 班固《秦纪论》:“秦之积弱,天下土崩瓦解。”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
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是一个暴虐无道的昏君。他贪恋酒色、荒淫无度,整日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不理朝政。
“土崩”是指土石崩落,则土石之上的东西,必然随之消解倾覆。“瓦解”则是指砖瓦破碎。砖瓦破碎可以再行修复,较之于土崩,相对损害程度较轻。在汉代,徐乐为劝谏汉武帝的穷兵黩武,所以曾上书谈到当时的国家情况,分别用了“土崩”与“瓦解”这两个语词,加以说明二者的不同,借此劝导武帝施政爱民。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的社会实况是这样的︰西汉自汉初的文景之治,经过长期的休养生息,国力充沛。汉武帝雄才大略,即位后一改汉初无为而治的政策,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货币,建立年号,继续削藩、加强中央集权,并取消和亲、主动出击匈奴,使得汉朝声威大振。但长期对外用兵,让原本丰裕的国力消耗殆尽。为了应付庞大的军费,武帝又开纳捐之例,定盐铁酒国营专卖,设均输平准法,但诸多措施,仍无法挽救日渐颓败的国势。而以钱买爵,造成贪污风气;重用酷吏,律令严苛,更使臣民刑狱甚滥,生活痛苦。徐乐亟思挽救国势,便上书向武帝陈述治国之道,他特别强调地举史事说明:“国家最大的忧患,在于土崩,而不在于瓦解。所谓的土崩,就是人民因为不堪暴政之苦,终于群起反抗。所谓的瓦解,就是政权内部的互相斗争。土崩将让旧有的政权遭到推翻,建立新的政权;而瓦解只是造成人事的改变而已。”徐乐希望能惕励武帝不可一味地穷兵黩武,更应该体谅人民的疾苦,使得人民能够真正安居乐业,这样一来,自然能够威震天下,平服四夷。到了班固写〈秦纪论〉时,“土崩”与“瓦解”已经合用,作为一句成语来使用。后来“土崩瓦解”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澈底溃败,不可收拾。此语另见用于《鬼谷子.抵巇》,以《鬼谷子》时代较多疑虑,故仍以《史记》为源。
如土之崩坠、瓦之破碎。比喻彻底崩溃、不可收拾
封建帝制不是早就土崩瓦解了吗
土房崩塌、砖瓦破碎。语出《鬼谷子.抵巇》:“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比喻澈底溃败,不可收拾。《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同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以责一日之孤,误哉!”《三国演义.第二二回》:“若回旆反徂,登高冈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也作“瓦解土崩”。近分崩离析反固若金汤
德语 auseinander fallen
法语 s'effondrer
土石崩塌、砖瓦破碎。比喻人民的反抗,及政权内部的争斗。语本《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列传》。后亦用“土崩瓦解”来比喻澈底溃败,不可收拾。
“分崩离析”
“土崩瓦解”和“分崩离析”都有“分裂、瓦解、崩溃”之意。“土崩瓦解”指彻底崩溃;含有比喻色彩;而“分崩离析”指人员分散;不能团结在一起。
秦:朝代名。西元前248∼前207,战国秦灭六国后,秦王政统一天下,建都咸阳,实行中央集权。因秦始皇专制独裁,二世皇帝残暴统治,致使六国遗民纷纷起兵抗暴,后为刘邦所灭。
吴:国名。周代太王长子泰伯受封于吴地,在今江苏省吴锡县。传至夫差,为越王句践所灭。
楚:国名。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
齐:国名。位于今山东省一带。周武王封姜太公于此,传至战国时,君位被权臣田氏篡夺。后为秦国所灭。
赵:国名。战国时七雄之一。约统有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带。后为秦国所灭。
“土崩瓦解”及“分崩离析”都是用来形容组织团体的破裂。
“土崩瓦解”侧重于组织团体结构的垮台、崩解 ;“分崩离析”侧重于组织团体内部的离散、分裂。
土崩瓦解 | 分崩离析 | 例句 |
---|---|---|
○ | ㄨ | 这个流氓帮派的成员陆续被警方逮捕后,终将会走上∼的命运。 |
ㄨ | ○ | 老人一死,子孙就陷入财产争夺战,原来辛苦建立的事业王国顿时∼。 |
《鬼谷子.抵巇》:“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引汉.班固〈秦纪论〉:“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而责以一日之孤,误哉!”
《东观汉记.卷一○.窦融列传》:“率厉五郡精兵,羌胡毕集,兵不血刃,而虏土崩瓦解。”
《宋书.卷六九.范晔列传》:“吾虽幽逼日苦,命在漏刻,义慨之士,时有音信。每知天文人事,及外间物情,土崩瓦解,必在朝夕。”
《宋史.卷二八八.孙沔列传》:“若恬然不顾,遂以为安,臣恐土崩瓦解,不可复救。”
明.张凤翼《灌园记》第六出:“土崩瓦解须臾事,四下军声起,孤城累卵危。”
冰散瓦解
bīng sàn wǎ jiě
犹“土崩瓦解”。见“土崩瓦解”条。《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卫二刘傅传.傅嘏》裴松之注引司马彪《战略》:“比及三年,左提右挈,虏必冰散瓦解,安受其弊,可坐算而得也。”
瓦解土崩
wǎ jiě tǔ bēng
即“土崩瓦解”。见“土崩瓦解”条。《汉书.卷五一.贾邹枚路传.邹阳》:“使吴失与而无助,跬步独进,瓦解土崩,破败而不救者,未必非济北之力也。”
《英烈传》第五二回:“是以有志之士,乘势而起,或假元世为名,或托香车为号,由是天下瓦解土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