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让。把衣服脱给别人穿;把食物让给别人吃。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小生飘蓬浪迹,幸蒙令尊一见如故,解衣推食,恩已过甚。(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手下的韩信因得不到重用就投靠刘邦。刘邦认为韩信是一个很好的人才,就把他的衣服送给韩信,还给韩信送去精美的食物、兵马。韩信带兵灭掉齐国。项羽派武涉去劝韩信自立为王,被韩信拒绝。
“解衣推食”是指将衣食赠送他人,出自于《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叙述秦亡后,楚汉相争,刘邦的势力渐强,攻下楚不少领地,楚王项羽深受威胁。于是派人去向握有重兵的韩信游说,希望他能弃刘邦投靠自己。但韩信回绝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意思即是:“当初我跟着项羽不受重用,所以才转而投效刘邦。刘邦对我关怀备至,给我吃穿,还封我为将军,配给我军队,对我十分信任,我才能有今天的地位啊!”坚决地表示绝不背叛刘邦。其中“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表达刘邦对韩信的关爱,将自己的衣服给他穿,将自己的食物给他吃。后来“解衣”、“推食”就被合用成一个成语,用来表示对别人的关爱。
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别人穿,把自己的食物给别人吃,形容对别人极为关怀
在艰苦环境里,大家解衣推食,互相照顾
将衣食赠送他人,以示关怀之意。语本《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后比喻慷慨的施惠于人。《太平广记.卷七三.王常》:“见人不平,必手刃之;见人饥寒,至于解衣推食,略无难色。”明.邵璨《香囊记.第四○出》:“周姥姥,孺人多蒙解衣推食之恩,未得补报。”也作“推食解衣”。
解衣 : 1.脱衣。2.见"解衣推食"。
推食 : 1.见"推食解衣"。
将衣食赠送他人,以示关怀之意。语本《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
“言听计从”
汉王:指汉高祖刘邦。
衣:音ㄧˋ,穿。
食:音ㄙˋ,拿食物给人。同“饲”。
言听计用:形容深被信任。见“言听计从”。
《陈书.卷二○.华皎列传》:“时兵荒之后,百姓饥馑,皎解衣推食,多少必均,因稍擢为暨阳、山阴二县令。”
明.邵璨《香囊记》第四一出:“周老姥,孺人多蒙解衣推食之恩,未得补报。”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小生飘蓬浪迹,幸蒙令尊一见如故,解衣推食,恩已过厚。又得遇卿不弃,今日成此良缘,真恩上加恩。”
《喻世明言.卷一三.张道陵七试赵升》:“子孙在床前服事,若不是足色孝顺的,口中虽不说,心下未免憎嫌,何况路傍乞食之人,那解衣推食,又算做小事了?”
明.杨柔胜《玉环记》第一六出:“解衣推食甚周全,海阔山高恩万千。”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倘不遇了继之,怕我不流落在南京,幸得遇了他,不但解衣推食,并且那一处不受他的教导。”
推食解衣
tuī shí jiě yī
即“解衣推食”。见“解衣推食”条。《隋书.卷六四.沈光列传》:“帝每推食解衣以赐之,同辈莫与为比。”
明.李贽《焚书.卷二.书答.复顾冲庵又书使通州诗后》:“某奉别公近二十年矣,别后不复一致书问,而公念某犹昔也。推食解衣,至今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