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为蛇画足”。
明·王廷相《答何柏斋》:“此论为蛇添足,又岂自然而然之道哉?”
①《成语辞海》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此处所列为“画蛇添足”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据《战国策.齐策二》载,战国时,昭阳为楚国大将,当时昭阳已攻下魏国的八座城池,接着又计划讨伐齐国,于是齐王派陈轸前来游说昭阳,请他不要攻打齐国,陈轸就引用了“画蛇添足”的故事作比方来说明,故事的内容是说:在楚国有个专管庙堂祭祀的人,把一壶酒赏给办事的人们去喝。但是人多酒少,不够大家分喝,于是大家商量了一下,想出在地上画蛇比赛的方式,谁先画好一条蛇,谁就可以喝那壶酒。比赛开始之后,其中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就画好蛇,于是拿起酒准备要喝,看着别人还在慢慢的画着,就左手拿着酒壶,右手握着笔又在地上画了起来,并且还得意地说:“我还能有时间给蛇画上脚呢!”蛇脚还没画好,另一个人已经画好了蛇,就把酒抢过去,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能再给蛇添上脚呢!”说完,就把酒给喝了。那个替蛇画上脚的人,最后就失去了原本是属于他的那壶酒。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画蛇添足”,用来比喻多此一举,反将事情弄糟。
1.见"为蛇画足"。
比喻多此一举或无中生有。参见“画蛇添足”条。明.王廷相〈答何栢斋造化论〉一四首之八:“此论为蛇添足,又岂自然而然之道哉。”
义参“画蛇添足”。见“画蛇添足”条。
此处所列为“画蛇添足”之典源,提供参考。
楚:国名,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
祠者:祭祀神明的人。
舍人:左右亲信或门客的通称,此指门客一类。战国时一般王公贵族之家都有舍人。
卮酒:一壶酒。卮,音ㄓ,古代盛酒的器具。
引:取。
吾能为之足:我可以帮蛇画脚。为,音ㄨㄟˋ。
固:本来。
安能:怎么能。
亡:音ㄨㄤˊ,失去。
明.王廷相〈答何柏斋造化论〉一四首之八:“此论为蛇添足,又岂自然而然之道哉?”
画蛇添足
huà shé tiān z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