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字典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打草惊蛇的意思
cǎo jīng shé

打草惊蛇

成语打草惊蛇的知识

● 打草惊蛇的解释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 打草惊蛇的出处

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 打草惊蛇收录于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 打草惊蛇的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

● 打草惊蛇的例句

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 打草惊蛇的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 打草惊蛇的典故

在宋朝郑文宝所着的《南唐近事》一书中,曾记载这么一个故事:王鲁,南唐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当涂县的县令。他在任上时,贪污收受钱财。有一天,他在府里批示案件,其中有一个案件是地方百姓联名控告主簿贪收贿赂。王鲁看了吓一跳,事实上收贿的不只主簿一人,他也有份,于是在卷宗上批示:“你们虽然只是用棍子打草丛,但是我就像藏身在草丛中的蛇,已经有所警惕。”这件事一经传扬出去,成为好事的人取笑批评的话柄。后来“打草惊蛇”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行事不密,致使对方有所警觉,而预先防备。

● 打草惊蛇的意思

原指惩罚了别人,也警戒了自己。后喻指作事不密,致使人有所戒备

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水浒传》

语本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打草惊蛇比喻某甲受到惩戒,而使某乙知所警惕。后多比喻行事不密,使对方有所察觉,预先防备。《水浒传.第二九回》:“空自打草惊蛇,倒乞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须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

● 打草惊蛇的词语分开解释

打草 : 1.收割草料。2.起草。指初步写出文稿或画出画稿。
惊蛇 : 1.喻笔墨飞舞。

● 打草惊蛇的网络解释

打草惊蛇,现代汉语成语,

拼音:dǎ cǎo jīng shé,

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打草惊蛇,三十六计之一,作为谋略,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

● 打草惊蛇的释义

击打草丛以吓走蛇。比喻某甲受到惩戒,而使某乙、丙等知所警惕。 #语或本宋.郑文宝《南唐近事》卷二。后用“打草惊蛇”比喻对付敌人时,行事不密,致使对方有所警觉,而预先防备。

● 打草惊蛇的辨形

惊,不能写作“警”。

● 打草惊蛇的辨析

“打草惊蛇”和“风吹草动”;都有前因后果的关系;但“风吹草动”通常指轻微的动荡和变故。

● 打草惊蛇的典源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卷二1>


王鲁为当涂宰2>,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3>主簿4>贪贿于县尹5>,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虵(蛇)惊。”为好事者口实6>焉。

〔注解〕

典故或见于《祖堂集.卷七.雪峰和尚》。

当涂宰:当涂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当涂,地名,或为今安徽省当涂县。

诉:告状、控告。

主簿:职官名。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

县尹:职官名。一县的首长,此指当涂县尹王鲁。

口实:谈话、批评的内容。

〔参考资料〕

《祖堂集.卷七.雪峰和尚》
师云:“老僧在仰山时,仰山拈经中语问大众:『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为什摩人说?』无人对。云:『养子代老。』借此问阇梨,阇梨作摩生道?”玄沙迟疑。师却云:“你问我,我与你道。”玄沙便问,师便向面拶身云:“掴!掴!”报慈拈问卧龙:“话是仰山话,举是雪峰举,为什摩雪峰招掴?”龙云:“养子代老。”慈云:“打草惊虵(蛇)。”

● 打草惊蛇的辨识

反义成语

不动声色

● 打草惊蛇的书证

《祖堂集.卷七.雪峰和尚》:“龙云:『养子代老。』慈云:『打草惊虵(蛇)。』”

《五灯会元.卷一五.泐潭怀澄禅师》:“师一日见僧披衲,师曰:『得恁么好针线?』曰:“祇要牢固。』师曰:『打草惊蛇作甚么?』曰:『客来须看。』”

《景德传灯录.附录.天童宏智和尚疏》:“打草惊蛇之句,探竿影草之功。”

《水浒传》第二八回:“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西游记》第六七回:“行者见了笑道:『妖怪走了,你还扑甚的了?』八戒道:『老猪在此打草惊蛇哩!』”

《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如今若去,便是打草惊蛇,必被躲过,可不劳而无功,却又错了会试!”

《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须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

《醒世姻缘传》第八回:“若只依了晁夫人之分付,据实学舌,倒也是打草惊蛇,他却又增添上了许些。”

● 打草惊蛇参考词语

打草蛇惊

ㄉㄚˇ ㄘㄠˇ ㄕㄜˊ ㄐㄧㄥ

dǎ cǎo shé jīng

犹“打草惊蛇”。见“打草惊蛇”条。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卷二:“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虵(蛇)惊。』”(源)

宋.朱熹〈答黄仁卿书〉:“所示劄子,语简意足,李仓必须留意;但恐见黄商伯狼狈后,打草惊蛇,亦不敢放手做事耳。”

《景德传灯录.卷一三.汝州首山省念禅师》:“问:『四众围绕,师说何法?』师曰:『打草蛇惊。』”

惊蛇打草

ㄐㄧㄥ ㄕㄜˊ ㄉㄚˇ ㄘㄠˇ

jīng shé dǎ cǎo

犹“打草惊蛇”。见“打草惊蛇”条。

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九出:“怕惊蛇打草愁将集,亡猿祸木灾还及,侧耳听,停鞭立。”

成语宝刀未老文字的意思
成语打草惊蛇图片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