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东汉初期,颖阳读书人祭遵去投奔刘秀,被封为军中执法官,他不徇私情斩了刘秀手下的侍从。刘秀重用他为征虏将军,封颖阳侯。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生活也十分俭朴,没有多少私产,被刘秀树为典型。
克服私心,严于律己,以公事为重
严格约束自己,以公事为重。《后汉书.卷二○.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北史.卷三.魏高祖孝文帝本纪》:“自今牧守温良仁俭,克己奉公者,可久于其任。”
严格约束自己,以公事为重。《后汉书.卷二○.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北史.卷三.魏高祖孝文帝本纪》:“自今牧守温良仁俭,克己奉公者,可久于其任。”
己,不能写作“已”或“巳”;公,不能写作“工”。
“克己奉公”和“奉公守法”、“大公无私”;都含有“以公事为重”的意思。但“克己奉公”偏重在“克己”;“奉公守法”偏重在“守法”;“大公无私”偏重在“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