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逃跑;乱跑。抱着头像老鼠一样迅速逃跑。多用来形容受到沉重打击狼狈逃跑的样子。
宋 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夫陆贾,天下之辩士,吾前日遣之,智穷辞屈,抱头鼠窜,颠狈而归,仅以身免。”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连动式;含贬义,形容敌人的狼狈相
夫陆贾天下之辨士,吾前日遣之,智穷辞屈,抱头鼠窜,颠狈而归。(宋 苏轼《拟侯公说项羽辞》)
楚汉相争时期,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任用韩信为大将,抄了项羽的后路,破赵取齐,占据黄河下游地区,被封为齐王。蒯通积极鼓动韩信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举出当年常山王张耳抱头鼠窜归降了汉王并出兵消灭了生死与共的好友陈余。
“抱头鼠窜”原作“奉头鼠窜”。秦末,楚汉相争时,韩信受刘邦之命攻齐大获全胜,刘邦封韩信为齐王,要韩信继续进击楚军。这时,蒯通劝韩信趁刘邦和项羽争战的时候,脱离刘邦,自立为王。韩信回答说︰“刘邦一向对我非常好,我怎能忘恩负义呢?”蒯通说︰“可是当年常山王被围巨鹿时,曾派张黡、陈释前往成安君处求救,未获倾力相助,以致于两人反目,后来甚而相互攻伐。最后常山王被打得狼狈而逃,只好杀掉项婴,捧着他的头,改投靠汉王。可见就算是刎颈之交的亲密好友都靠不住,你如果以为刘邦绝对不会害你,那你就错了。”典源中的“奉头鼠窜”本来是捧着献敌之头,狼狈而逃的意思,后来“奉头”转为“抱头”,指的是抱着自己的头,“抱头鼠窜”这句成语就用来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样子。
狼狈逃走
形容像鼠惧人一般,狼狈逃走的样子。参见“奉头鼠窜”条。宋.苏轼〈拟侯公说项羽辞〉:“夫陆贾天下之辩士,吾前日遣之,智穷辞屈,抱头鼠窜,颠狈而归,仅以身免。”《儒林外史.第八回》:“次年,宁王统兵破了南赣官军,百姓开了城门,抱头鼠窜,四散乱走。”近逃之夭夭,狼狈逃走
抱着脑袋,像老鼠似地乱窜。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样子。语本《汉书.卷四五.蒯伍江息夫传.蒯通》。
鼠;上边是“臼”不能写作“白”。
“抱头鼠窜”和“逃之夭夭”;都含贬义;都形容逃跑。但“抱头鼠窜”是比喻性的;“逃之夭夭”是诙谐说法;有时用作中性。
信:韩信(?∼西元前196), 秦末汉初著名军事家。淮阴人。年轻时曾忍少年胯下之辱,后助汉高祖伐魏、举赵、降燕、破齐,封为齐王,后徙封楚王,高祖荧欋背叛,伪作云梦之会,擒置咸阳,降封淮阴侯,终为吕后所杀。
常山王:张耳(?∼西元前202),战国末大梁人,与陈余为至交好友。秦末,陈涉率兵起义,张耳、陈余响应。从项羽入关,封张耳为常山王。后张耳、陈余有隙,余率兵袭耳,张耳败走,归刘邦,随韩信破赵,后被立为赵王,卒谥景。
成安君:陈余(?∼西元前204),战国末大梁人。与张耳同为魏之名士,与张耳为至交好友。秦末,陈涉率兵起义,张耳、陈余响应。后与张耳绝交,且率兵袭耳,自立为代王,后为韩信所杀。
刎颈之交:比喻可同生共死的至交好友。见“刎颈之交”。
张黡、陈释之事:指张耳被围于巨鹿之际,派张黡、陈释二人前往陈余处求救不得的事情。事见《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列传》。
奉:捧着。据《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此处指的是捧着项婴的头。
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夫陆贾天下之辩士,吾前日遣之,智穷辞屈,抱头鼠窜,颠狈而归。”
《三国演义》第八八回:“孟获等抱头鼠窜,望本洞而去。”
《封神演义》第九回:“一声响喨,如崩开华岳,折倒泰山。吓得围宿三军,执刀士卒,监斩殷破败用衣掩面,抱头鼠窜。”
《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这班子弟各自回家,恰像检得性命一般,抱头鼠窜而去。”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说声未了,早跑出四五个丫头,手里都拿着门闩棒搥,打将出来。温月江只得抱头鼠窜而逃,自去书房歇下。”
奉头鼠窜
fèng tóu shǔ cuàn
奉,捧。“奉头鼠窜”即“抱头鼠窜”。见“抱头鼠窜”条。《汉书.卷四五.蒯伍江息夫传.蒯通》:“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源)
捧头鼠窜
pěng tóu shǔ cuàn
即“抱头鼠窜”。见“抱头鼠窜”条。宋.陆游〈闻虏酋遁归漠北〉诗:“天威在上贼胆破,捧头鼠窜吁可哀。”
明.张凤翼《灌园记》第二五出:“军威似雪霜,阵势如波浪,觑燕人捧头鼠窜,救死扶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