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作谓语、定语;指勤俭
适来这杯酒,乃劝大舅,自今以后,兢兢业业,克俭克勤,以付岳父泉台之望。(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
此处所列为“克勤克俭”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古时洪水经常泛滥成灾,人们深受水患之苦。尧帝命鲧去治水,鲧用筑堤堵截的方法,治水九年还是失败。舜帝时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他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实地勘查,采用了疏通的方法根治了水患。在禹十三年艰苦的治水工作中,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节衣缩食,与百姓一起辛勤努力,同甘共苦,深受百姓爱戴。舜觉得禹实在是个有德有才的人,便要把帝位让给他,但禹不肯接受。所以舜就告诉禹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意思就是说:舜觉得禹是个很贤能的人,既能勤劳地为国出力,又能节俭地持家,谦虚而不自满,所以一定可以当得起帝王这个职位。禹在舜的坚持及百姓的拥戴下,终于接受了舜的禅让,建立了夏朝。后来“克勤克俭”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克俭 : 1.谓能节俭。
克勤 : 1.谓能勤劳。
义参“克勤克俭”。见“克勤克俭”条。
此处所列为“克勤克俭”之典源,提供参考。
不自满假:不自高自大。假,大。
矜:音ㄐㄧㄣ,骄傲自大。
伐:自夸。
宋.陈亮《陈亮集.卷一一.策.廷对》:“推其本原,则曰克俭克勤,不自满假而已。”
《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自今以后,兢兢业业,克俭克勤,以副岳父泉台之望。”
克勤克俭
kè qín kè j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