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求多;得:获取;厌:满足。追求财物没有满足的时候。
《四游记 三至岳阳飞度》:“洞宾叹曰:‘人心贪得无厌,一至于此!’”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人的贪婪
他贪得无厌的性子,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残忍了。(梁斌《红旗谱》八)
春秋末年,晋国内部六个上卿相互吞并扩充实力。智伯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总是处心积虑想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他想吞并赵襄子,将他围困在晋阳城。赵襄子派人去向韩康子和魏桓子求援。他们都知道智伯贪得无厌就联合出兵攻击他。
不知足
贪心而不满足。《镜花缘.第七八回》:“你左一个双杯,右一个双杯,都教人吃了,此刻又教人说笑话,竟是『得陇望蜀』,贪得无厌了。”也作“贪婪无厌”。近得陇望蜀,得寸进尺,贪心不足,贪猥无厌反分文不取,适可而止
贪得无厌,汉语成语。原意:贪婪到无法满足的地步。今意:贪图名利或金钱之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贪心而不满足。《镜花缘》第七八回:“你左一个双杯,右一个双杯,都教人吃了,此刻又教人说笑话,竟是『得陇望蜀』,贪得无厌了。”也作“贪婪无厌”。
贪,不能写作“贫”。
“贪得无厌”和“得寸进尺”都有不满足的意思。“贪得无厌”形容人极其贪婪;不知满足;多指人的性格;“得寸进尺”指逐步地掘取;多指人贪婪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