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字典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一意孤行的意思
xíng

一意孤行

成语一意孤行的知识

● 一意孤行的解释

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

● 一意孤行的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 一意孤行收录于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 一意孤行的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一意孤行的例句

皇上和杨文弱、高起潜虽有意与虏议和,但迫于臣民清议,尚不敢公然一意孤行,与虏订城下之盟。(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 一意孤行的故事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

公聊相造清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行一意而已。

释义:“意”,意见想法“孤”,一个人。原意为谢绝请托,按照自己的意见去处理案件。现指顽固按照自己的想法,独断独行,不采纳他人的意见。

故事:西汉时期,有个叫赵禹的人,是太尉周亚夫的属官司,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到了他写的文章文笔犀利,寓意深刻,认为在当时很少有人及得上他。

汉武帝大为赏识,便让赵禹担任御史,后又升至太中大夫,让他同太中大夫张汤一同负责制定国家法律

为了用严密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办事的官吏;他们根据汉武帝的旨意,对原有的法律条文重新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当时许多官员都希望赵禹能手下留情,把法律条文修订得有个回旋的余地,便纷纷请他和张汤一起作客赴宴,但赵禹从来不答谢回请。几次以后,不少人说他官架子大;看不起人。

过了一些时候,赵禹和张汤经过周密的考虑和研究,决定制定“知罪不举发”和“官吏犯罪上下连坐”等律法,用来限制在职官吏,不让他们胡作非为。

消息一传出,官员们纷纷请公卿们去劝说一下赵禹,不要把律法订得大苛刻了。

公卿们带了重礼来到赵禹家,谁知赵禹见了公卿,只是天南海北地闲聊。丝毫不理会公卿们请他修改律法的暗示,过了一会,公卿们见实在说不下去了,便起身告辞。谁知临走前,赵禹硬是把他们带来的重礼退还。

这样一来,人们才真正感到赵禹是个极为廉洁正直的人,有人问赵禹,难道不考虑周围的人因此对他有什么看法吗?他说:“我这样断绝好友或宾客的请托,就是为了自己能独立地决定、处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受别人的干扰。

● 一意孤行的典故

“一意孤行”原作“孤行一意”。根据《史记》的记载,赵禹为人廉洁孤傲,执法严苛。从他做官以来,家中没有食客。公卿登门拜访,他也始终没有回拜答谢,意在杜绝朋友宾客的请托,按照自己的意见独立处理公事。后来“一意孤行”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本含有褒义,后转用来形容人固执己见,独断独行。

● 一意孤行的意思

不顾别人反对,坚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你应当采纳别人合理的建议,不要一意孤行。

谢绝一切请托,按照己意独立处理公事。语本《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赵禹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毋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有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后多用作贬义词,指某人不接受劝告,固执己见,独断独行。清.袁枚《隋园诗话.卷三》:“盖一意孤行之士,细行不矜,孔子所谓『观过知仁』,正此类也。”反回心转意,从善如流,言听计从

德语 Aufdringlichkeit (S)​, Zudringlichkeit (S)​, stur an etw. festhalten

● 一意孤行的词语分开解释

一意 : 1.一个意思;同一意义。2.同心;齐心。3.专心致志。4.犹执意,决心。5.个人意志。
孤行 : 不顾别人反对而独自行事:~己见丨一意~。

● 一意孤行的网络解释

《一意孤行》是刘星在1993年10月30日由雨果唱片发行的一张音乐专辑,该专辑收录了《闲云孤鹤》、《无所不至》、《孤芳自赏》、《一息尚存》等11首歌曲。

一意孤行是一个汉语成语,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出自 《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 一意孤行的释义

谢绝一切请托,按照己意独立处理公事。语本《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张汤》。后用“一意孤行”形容人固执己见,独断独行。
“我行我素”

● 一意孤行的辨形

“孤”,不能写作“狐”。

● 一意孤行的辨析

“一意孤行”与“独断专行”、“专横跋扈”;都有“不考虑别人意见。办事主观蛮干”的意思。不同在于:(一)“专横跋扈”含有“蛮横、霸道”的意思;语气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一意孤行”和“独断专行”;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气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应用范围较宽。(二)“一意孤行”和“独断专行”的不同在于一个“断”字。“独断专行”表示“独立作决定和行事”;“一意孤行”本身不含“断”;只含有“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 一意孤行的典源

《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张汤》


武安侯为丞相,征汤为史,时荐言之天子,补御史,使案事。……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拘守职之吏。已而赵禹迁为中尉,徙为少府,而张汤为廷尉,两人交驩,而兄事禹。1>为人廉倨2>。为吏以来,舍毋3>食客4>。公卿相造请5>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6>,孤立行一意7>而已。

〔注解〕

禹:赵禹,生卒年不详,汉扶风斄人。为人廉倨,绝知友宾客之请。历任御史、廷尉,与张汤共定诸律令。

廉倨:廉洁孤傲。

毋:音ㄨˊ,通“无”,没有。

食客:古代寄食于官宦显贵家中,为主人策划计谋、奔走效力的人。

造请:登门拜访。

请:请托。

一意:一己之见。

● 一意孤行的辨识

近义成语

我行我素、固执己见、刚愎自用、师心自用、独断专行

反义成语

言听计从、从善如流、择善而从

“一意孤行”及“我行我素”都有不管他人意见,只照自己的心意去做的意思。

“一意孤行”侧重于固执、专断;“我行我素”侧重于依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例句
这事恐得先征询大家的意见,不宜∼。
他老把袜子反着穿,纵然被人嘲笑,他仍然是∼。

● 一意孤行的书证

宋.吴泳〈祭陈司业文〉:“亶一意以孤行,羌众兆之所弃。”

清.赵翼《廿二史劄记.卷五.后汉书.东汉尚名节》:“自战国豫让、聂政、荆轲、侯嬴之徒,以意气相尚,一意孤行,能为人所不敢为,世竞慕之。”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盖一意孤行之士,细行不矜,孔子所谓『观过知仁』,正此类也。”

● 一意孤行参考词语

孤行一意

ㄍㄨ ㄒㄧㄥˊ ˋ (变) ㄍㄨ ㄒㄧㄥˊ ˊ ˋ

gū xíng yī yì (变) gū xíng yí yì

即“一意孤行”。见“一意孤行”条。

《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张汤》:“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源)

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原任通政司右通政先赠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当先朝革鼎之时,直群相沸羹之会,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清.黄宗羲〈翰林院庶吉子一魏先生墓志铭〉:“然子一孤行一意,不肯附会。”

成语宝刀未老文字的意思
成语一意孤行图片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