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连动式;作谓语;指在危急关头勇于献身
慨自烽烟告警,见危授命,而尽力王事者,有几人哉!(清 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子路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孔子要他学鲁国的臧武仲、孟公绰、卞庄子、冉求他们的优点,同时加强礼乐的学习,见利不能忘义,看到别人遭到危险时能舍身去搭救,坚守信用,这样就能成为完美的人。
临难见危,能挺身而出,不顾惜自己的生命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
面临危难时,能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全力以赴。《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文选.殷仲文.解尚书表》:“至于愚臣,罪实深矣,进不能见危授命,亡身殉国,退不能辞粟首阳,拂衣高谢。”也作“见危致命”、“见危受命”。
授命 : 1.献出生命。2.犹拼命;效命。3.接受天命。授,通"受"。
见危授命,意思是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见到利益能够想想是否合乎道义,遇到危难愿意献出生命。
面临危难时,能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全力以赴。《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晋.殷仲文〈解尚书表〉:“至于愚臣,罪实深矣,进不能见危授命,亡身殉国,退不能辞粟首阳,拂衣高谢。”也作“见危致命”、“见危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