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形容自愧不如别人。惭:惭愧;形:形体;秽:丑;肮脏;差。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她自惭形秽般只呆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不敢发一言。(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
晋朝时候,有个骠骑将军名叫王济,相貌英俊,待人接物也 很有风度。虽然是个提刀弄枪的军人,但平时读书论经,才学很好, 在城里也颇有名声。 有一年,王济的外甥卫玠母子前来投靠王济。王济一见卫玠如 此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简直惊呆了。他对卫母说: “人家都说我相貌漂亮过人,现在与外甥一比,就像把石块与明 珠宝玉放在一起,我真是太难看了!” 过了几天,王济带着卫玠,骑着马去拜见亲朋好友。走到街上。 看见卫玠的人都以为他是白玉雕成的,大家都争着围观,你挤我拥。 几乎哄动了全城。 好不容易到了亲戚家,亲友们想了解一下卫万玠以外貌漂亮,学 问是否出众,便坚持要他讲解玄理。卫玠推辞不了,便讲了起来。 讲的时间不长,听的人却没有一个不称赞他讲得精深透彻的。人们 嘻笑着说:“看来,你们三王抵不上卫家的一个儿郎啊!”王济说:“是 啊,和我这外甥一起走,就像有明珠在我身旁,熠熠发光。”
“自惭形秽”原作“觉我形秽”。史书上记载,晋代卫玠神采秀美俊逸,在当时是有名的美男子,凡是见过他的人,都以玉人来形容他,所以经常有人争相目睹他的神采。在《世说新语.容止》中也记载了这么一则事件:骠骑将军王济是卫玠的舅舅,容貌仪态虽然也长得俊美爽朗,但是和外甥卫玠相较之下就相形见绌,所以王济经常不由的感叹说:“珠玉在侧,觉我形秽!”“自惭形秽”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本指容貌仪态不如人而觉羞愧,后来泛指与人相比自愧不如。
因在相貌方面不如他人而感到惭愧,泛指惭愧
比喻自愧不如。参见“自觉形秽”条。《聊斋志异.卷一二.褚遂良》:“某自惭形秽,又虑茅屋灶煤,玷染华裳。”《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济川看看他们,再看看自己,……正合著古人一句话,叫做『自惭形秽!』”近自感汗颜反目空一切,顾盼自雄,自命不凡,自高自大,妄自尊大
自惭 : 1.亦作"自惭"。2.自己感到惭愧。
形秽 : 1.形态鄙俗﹑丑陋。多作谦词。
自惭形秽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出自清《三侠五义》第三十五回:原打算奚落一场。谁知见了颜生,不但衣冠鲜明,而且像貌俊美,谈吐风雅,反觉得局蹐不安,自惭形秽,竟自无地可容,连一句整话也说不出来。
因容貌仪态不如别人而感觉羞愧。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后用“自惭形秽”泛指与人相比自愧不如。
形,不能写作“刑”;“惭”不能写作“渐”;秽不能写作“晦”。
王武子:王济,字武子,西晋太原晋阳人,生卒年不详。少有逸才,风姿英爽,好弓马,勇力绝人。长於清言,修饰辞令。性豪侈,丽服玉食,尝以人乳蒸肫。善解马性,有马癖。
卫玠:西元286∼312,字叔宝,晋安邑人。风神秀异,仕为太子洗马,后避乱移家建业,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年二十七岁卒,时谓“被人看杀”。
俊爽:俊美爽朗。
《聊斋志异.卷四.双灯》:“魏视书生,锦貂炫目,自惭形秽,腼颜不知所对。”
《歧路灯》第七二回:“娄朴学问渊博,这绍闻久不亲书,已成门外汉。……绍闻在娄朴面前,不免自惭形秽。”
《镜花缘》第一九回:“细细看去,不但面上这股黑气万不可少,并且回想那些脂粉之流,反觉其丑。小弟看来看去,只觉自惭形秽。”
《三侠五义》第三五回:“谁知见了颜生,不但衣冠鲜明,而且像貌俊美,谈吐风雅,反觉得跼蹐不安,自惭形秽,竟自无地可容,连一句整话也说不出来。”
《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济川看看他们,再看看自己,觉着背后拖了一条辫子,像猪尾巴似的,身上穿的那不伶不俐的长衫,正合著古人一句话,叫做『自惭形秽!』”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却也奇怪,他的老婆听说他要纳妾,非但并不阻挡,并且竭力怂恿。也不知他是生性不妒呢?还是自惭形秽?或是别有会心?那就不得而知了。”
自觉形秽
zì jué xíng huì
犹“自惭形秽”。见“自惭形秽”条。《儒林外史》第三○回:“小弟因多了几岁年纪,在他面前自觉形秽,所以不敢痴心想着相与他。”
觉我形秽
jué wǒ xíng huì
犹“自惭形秽”。见“自惭形秽”条。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源)
宋.刘克庄〈颜权县福清诗卷跋〉:“卷中人皆是邦之胜士,中朝之名流,而竹溪、东涧二贤,余执友也。翰墨精妙,觉我形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