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清勤堂随笔》:“粉墨登场,所费不赀。致滋喧杂之烦,殊乏恬适之趣。”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表讥讽
及至北平攻陷,这些地痞流氓自然没有粉墨登场的资格与本领,而日本也并未准备下多少官吏来马上发号施令。(老舍《四世同堂》七)
“粉墨登场”典源作“傅粉登场”,指化妆登台演戏。在明末清初昆剧极盛的时期,家庭戏班演唱昆剧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乡里中稍有地位权势的,都有一个戏班,如张岱即是。夏汝开是张岱家庭戏班中的一位演员,在明朝崇禛年间死亡。隔年寒食节时,张岱带着夏汝开的同辈王畹和李,一起到墓前吊祭他,忆起往日种种,不胜唏嘘。文中提到夏汝开生前演戏的模样:“傅粉登场,弩眼张舌,喜笑鬼诨,观者绝倒,听者喷饭。”意指他脸上画着妆,登台演戏时,张大眼睛,伸出舌头,嬉笑喧闹,戏谑逗趣,看到的人都笑翻了,听到的人也都笑个不停,不禁赞叹夏汝开真是太会演戏了,所以他死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非常惋惜。后来“粉墨登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化妆登台演戏,后亦指在某一场合担任某一脚色。出现“粉墨登场”的书证如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三.京师梨园》:“其间粉墨登场,丹青变相,铜琶铁板,大江东高调凌云。翠绕珠围,小海唱低歌醉月。”
妆化好了,上台演戏。比喻人们开始在社会上、政坛上等活动起来(含贬义)
化装登台演戏。引申为上台。如:“演员们听见锣鼓响起,于是粉墨登场,唱了一出大登殿。”近袍笏登场
化妆登台演戏。语本明.张岱〈祭义伶文〉。今亦用“粉墨登场”指在某一场合担任某一脚色。
墨,不能写作“末”。
傅:擦抹、涂抹。
弩眼张舌:张大眼睛,伸出舌头。指表演者夸张的动作。弩,音ㄋㄨˇ,张大。
喜笑鬼诨:指表演者嬉笑喧闹,戏谑逗趣的演出。诨,音ㄏㄨㄣˋ,戏谑、逗趣的言辞。。
绝倒:大笑而倾倒。
喷饭:吃饭时突然发笑,把嘴里的饭都喷了出来。比喻失笑不能自禁。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三.京师梨园》:“其间粉墨登场,丹青变相,铜琶铁板,大江东高调凌云。翠绕珠围,小海唱低歌醉月。”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五.清勤堂随笔》:“粉墨登场,所费不赀。致滋喧杂之烦,殊乏恬适之趣。”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卷五.丐癖》:“久即村人赛会,生亦粉墨登场,歌喉一声,诸伶拜下风,观者呼绝调矣。”
傅粉登场
fù fěn dēng chǎng
即“粉墨登场”。见“粉墨登场”条。明.张岱〈祭义伶文〉 :“汝生前,傅粉登场,弩眼张舌,喜笑鬼诨,观者绝倒,听者喷饭,无不交口赞夏汝开妙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