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以逸待劳。
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逸以待劳,久以待变,亡费而有备,可谓善矣。”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作战、工作等方法
况汉口有极大市街,依托掩护,逸以待劳,持久之力,明如指掌。★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
此处所列为“以逸待劳”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以逸待劳”原作“以佚待劳”。《孙子》一书为春秋孙武所撰,共十三篇,为古代兵书之一,内容分析战争形势,探讨军事作战策略、方式,为历代兵书之祖。〈军争〉一篇中由“治气”、“治心”、“治力”、“治变”等多方面谈作战方法。先就“治气”来说,军队的士气在初期最为旺盛,接下来就会逐渐怠惰,久了以后思归之心殷切,军心涣散。善用兵的人就会避开初期的锐气,而选择这个时机发动攻击,这是“治气”。以整治自己的心,料敌机先,来等待敌军的挠乱不安;以镇静自己的心,方寸不乱,来对付敌军的喧闹嚣杂,这是“治心”。就近等待远来之敌,以安逸等待疲惫之军,以饱食等待饥渴之众,这是“治力”。“以逸待劳”这句成语就从这里而出,说明用兵者养精蓄锐,等待疲惫的敌人,而予以痛击则可胜。
犹言以逸待劳。
两方对峙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对方实力消弱或疲倦时,再迎头痛击。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逸以待劳,久以待变,亡费而有备,可谓善矣。”也作“以佚待劳”。
逸以待劳(yì yǐ dài láo):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出自 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
义参“以逸待劳”。见“以逸待劳”条。
此处所列为“以逸待劳”之典源,提供参考。
惰归:松懈返回。
哗:音ㄏㄨㄚˊ,大声喧闹、吵杂。
佚:音ㄧˋ,通“逸”。安闲。
宋.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逸以待劳,久以待变,亡费而有备,可谓善矣。”
明.卢象升〈遵旨照款再奏疏〉:“盖以塞马如风,苗头虽见于西,未必不折而东,我须逸以待劳,静以制动,万不可为其所诱,顾彼失此。”
以逸待劳
yǐ yì dài lá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