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貌虽是人,心却如野兽。形容人凶恶残暴。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时台中谓之语曰:侯知一不伏致仕,张琮自请起复……皆非名教中人,并是王化外物。兽心人面,不其然乎!”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品行
洵是兽心人面,问袁公此意能知?★清·洪楝园《悬嶴猿·诫猿》
此处所列为“人面兽心”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人面兽心”本来是用来形容匈奴文化未开,不懂礼仪。匈奴是秦汉时北方的游牧民族,汉时为了匈奴这个外患,国力造成不少损失,在《汉书.匈奴传》中,班固写出对匈奴的鄙视:“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他认为匈奴是没有开化的民族,不懂礼仪。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人,内心却如野兽一般。后来“人面兽心”被用来形容人凶狠残暴,如野兽一般。如《官场现形记》第一六回:“你当他做了官,就换了人;其实这里头的人,人面兽心的多得很哩!”
面貌虽是人,心却如野兽。形容人凶恶残暴。
形容人凶狠残暴,如兽一般。参见“人面兽心”条。明.王玉峰《焚香记.第二八出》:“害我把香罗自缠,你这兽心人面。”
兽心 : 1.野兽之心。谓人居心极坏。2.指有兽心者。
人面 : 1.人的脸面。2.指人。3.犹人情。4."人面兽心"的省语。参见"人面兽心"。
义参“人面兽心”。见“人面兽心”条。
此处所列为“人面兽心”之典源,提供参考。
夷狄:古称四境未开化的民族。
被发左衽:形容头发散乱,衣襟开向左侧的文化落后民族。被,音ㄆㄧ,通“披”,分散。衽,音ㄖㄣˋ,衣襟。
辟:音ㄅㄧˋ,躲开、回避。通“避”。
雍:堵塞。通“壅”。
《太平广记.卷二五八.台中语》引《朝野佥载》:“吏部主事高筠,母丧,亲戚为举哀,筠曰:“我不能作孝。”……兽心人面,不其然乎!”
《石点头.卷一二.侯官县烈女歼仇》:“方六一,我一向只道你是好人,原来是兽心人面!”
清.龚炜《巢林笔谈.卷一.施世纶貌丑》:“公以某貌丑耶?人面兽心,可恶耳。若某,则兽面人心,何害焉!”
人面兽心
rén miàn shòu xī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