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双方因争执而变脸。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作宾语、状语、定语;用于激动、发怒等
此处所列为“面红耳赤”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子文为春秋楚国人,在楚成王时任令尹,相当于宰相的地位。在任期间,勤于国政,秉公执法,从不以权谋私,以私害公。二十八年间,曾经三次被免职,又三次复职,但他无论是免职或复位,都不会表现出喜悦或怨恨的样子,而且每一次办理移交,一定清清楚楚、巨细靡遗地交代所有事宜,孔子因而称赞他是个忠于职守的人。宋代朱熹论及此事,感慨地说道:“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面赤。”就是说现在的人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就可以争得满脸通红,与子文不愠不火的修养比起来,就显得差多了。这里朱子以“头红面赤”形容人们为争夺事物,又急又怒,满脸通红的样子,后来“面红耳赤”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因紧张、焦急、害羞等而满脸发红的样子。
谓双方因争执而变脸。
因羞惭而脸红。元.王伯成《贬夜郎.第三折》:“则他行怕行羞,和我也面红面赤。”
争吵。《水浒传.第八回》:“虽不曾生半个男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
面红 : 1.谓争吵。
面红面赤,汉语成语,是指双方因争执而变脸的意思。出自《李太白贬夜郎》。
义参“面红耳赤”。见“面红耳赤”条。
此处所列为“面红耳赤”之典源,提供参考。
子文:斗谷於菟(ㄨ ㄊㄨˊ),斗为其姓,谷於菟为其名,字子文,春秋时楚国公族,生卒年不详。楚成王时为令尹,凡二十八年,勤于国政,虽三仕三已,喜怒不形于色,孔子谓之忠。
三仕三已:三次任职为官,又三次被免职罢官。
愠:音ㄩㄣˋ,怨恨。
元.王伯成《贬夜郎》第三折:“恰才个倚翠偎红,揣与个论黄数黑,则他行怕行羞,和我也面红面赤。”
面红耳赤
miàn hóng ěr c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