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字典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裹尸马革的意思
guǒ shī

裹尸马革

成语裹尸马革的知识

● 裹尸马革的解释

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 裹尸马革的出处

宋·陆游《陇头水》:“男儿坠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

● 裹尸马革收录于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 裹尸马革的用法

作宾语;指将士战死沙场

● 裹尸马革的例句

明·邵璨《香囊记·分歧》曲:“还须上万言策,拚取微躯,裹尸马革。”

● 裹尸马革的故事

东汉时期,北方匈奴发生动乱,大将军马援率军前去镇压骚乱,他英勇杀敌,大破匈奴,平定了边境的动乱,皇帝封他为伏波将军。他62岁时,匈奴又侵东汉,马援请求带兵出战说:“男儿当死于沙场,以马革裹尸还葬”,同年病死在军中。

● 裹尸马革的典故

此处所列为“马革裹尸”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马革裹尸”原作“马革裹尸”。“尸”,同“尸”。这是和马援有关的一句成语。马援(西元前14∼西元49),字文渊,东汉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人。初依隗嚣,后归光武,拜伏波将军,平交趾,世称“马伏波”。马援在王莽统治的时候,曾经做过扶风郡的督邮,有一次他负责押解一批犯人,途中他因为同情这些犯人,就擅自释放了他们,自己也丢了官,逃到北地郡。马援在那边以农牧为生,因为经营得法,几年之后变得相当富裕。但他不愿成为一个守财奴,就把财产送给亲人朋友。后来马投靠光武帝,建立了许多的战功,拜伏波将军,封为新息侯。公元四四年,马援已经五十八岁了,有人劝他应该退休,好好在家安享天年,不要再奔波沙场。但是马援拒绝了,并且很豪迈地说:“现在北方还有匈奴、乌桓为患,我正要去肃清他们。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死在沙场上,用马革裹着尸体送回来埋葬,怎么可以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手中呢?”平定了匈奴、乌桓之后,马援又前往贵州作战。当地气候炎热,环境恶劣,许多士兵都得了传染病死去,这位老将军也身染重疾。但他仍坚持守在前线,不肯离开,最后终于实现了他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的壮志。后来“马革裹尸”被用来比喻英勇作战,效命沙场。

● 裹尸马革的意思

1.见"裹尸马革"。

古人若战死疆场上,往往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效命疆场。宋.陆游〈陇头水〉诗:“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明.邵灿《香囊记.第一二出》:“还须上万言策,拼取微躯,裹尸马革。”也作“马革裹尸”。

● 裹尸马革的词语分开解释

裹尸 : 1.包裹尸体。2.谓战死沙场。语出《后汉书.马援传》。
马革 : 1.见"马革裹尸"。

● 裹尸马革的释义

古人若战死疆场上,往往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效命疆场。宋.陆游〈陇头水〉诗:“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明.邵灿《香囊记》第一二出:“还须上万言策,拼取微躯,裹尸马革。”也作“马革裹尸”。

成语宝刀未老文字的意思
裹尸马革中字的意思:
基本字义裹guǒ(ㄍㄨㄛˇ)⒈ 包;缠绕:裹脚。把这包糖裹好。裹足不前。⒉ 夹带;夹杂:不该把次货裹进去卖。好人坏人裹在一起一时分不清。⒊ 方言,吸(奶):小孩生下来就会裹奶。奶头被这孩子裹得...>>查字典
裹尸马革中字的意思:
基本字义革gé(ㄍㄜˊ)⒈ 去了毛经过加工的兽皮:皮革。革履(皮鞋)。革囊。⒉ 改变:革新。革命(a.原意是改变命运;b.现指改变社会制度、建立新社会的群众运动;c.亦指改造旧技术、旧思想的运动)。改革...>>查字典
成语裹尸马革图片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