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气一来;心也变得灵巧起来。多用来奉承人得意时思想灵活;言行适宜;含有诙谐之意。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五代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鄙语有之:福至归灵,祸来神昧。”
①《成语辞海》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复句式;作谓语;含褒义
自古道:“福至心灵”,三场完毕,没有出岔子,等到出榜,居然高高的中了。(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根据文献记载,宋朝吴参政任职翰林学士时,常常起草典章制度呈给欧阳修看,欧阳修认为他写得很好,因此开玩笑的说:“君福至心灵。”意思是:吴参政你运气来时,思维突然变得灵敏起来。后来“福至心灵”就用来形容运气来时,心思突然变得灵敏起来。
福气来了,人的心窍也开了,心思都显得灵巧了。形容人遇到适当时机时思路灵活、举措得当
想前夜月下鸣琴,韵和新诗,福至心灵。——元· 白仁甫《东墙记》
运气来时,心思突然变得灵敏起来。《土风录.卷一二.福至心灵》:“吴参政以学究登科,后为学士,尝草制以示欧公,公曰:『君福至心灵矣。』”
心灵 : ①内心;思想感情:心灵深处|美好的心灵。②心思灵敏;头脑灵活:她生得性慧心灵|心灵手巧。
福至心灵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意思是福气来了,人的心窍也开了,心思都显得灵巧了,做起事更得心应手了。形容人遇到适当时机时思路灵活、举措得当 。出处:毕仲询”幙府燕闲录”:”当草制以示欧阳文忠,称之,因戏曰:'君福至心灵。'”
形容运气来时,心思突然变得灵敏起来。语出宋.毕仲询《幙府燕闲录》。
福,不能写作“幅”。
参政:职官名,“参知政事”的简称。唐代设置,宋初于同平章事之下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之职。
学究:唐宋时考试的科目之一。
登科:登上科举考试之榜。
贤良:汉制郡国举士的科目之一。选拔文墨才学之士,魏、晋、唐、宋皆沿之。
翰林:职官名。唐宋为内庭供奉之官,方技、杂流,亦待诏翰林。职掌在内朝起草诏旨。
欧阳文忠:即欧阳修(西元1007∼1072),字永叔,晚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宋庐陵人。工诗、词、散文,所作文章,为世所重,是当时文坛领袖。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忠。
《说郛》卷四一引宋.毕仲询《幙府燕闲录》:“吴参政少以学究登科,复中贤良,为翰林学士,常常草制以示欧阳文忠,称之,因戏曰:『君福至心灵矣。』”(源)
《资治通鉴.卷二八六.后汉纪一.高祖天福十二年》元.胡三省注:“妇人(刘知远夫人李氏)之智及此,异乎唐庄宗之刘后矣。鄙语有之:『福至心灵,祸来神昧。』二人者各居一焉。”
元.白朴《东墙记》第二折:“想前夜月下鸣琴,韵和新诗,福至心灵。”
《金瓶梅》第八一回:“他家女儿韩爱姐……如今又会写,又会算,福至心灵,出落得好长大身材,姿容美貌。”
《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不想她一朝作了官亲,福至心灵,这几句官话儿,倒误打误撞的,说了个合折押韵。”
心灵福至
xīn líng fú zhì
即“福至心灵”。见“福至心灵”条。《西游记》第二回:“此时说破根源,悟空心灵福至,切切记了口诀,对祖师拜谢深恩,即出后门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