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文学作品
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阳春白雪”是古代的乐曲名,传说为春秋时晋师旷或齐刘涓子所作。阳春取其“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义。白雪则取其“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之义。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中,记载了楚襄王和宋玉的一段对话。有一次楚襄王对宋玉说:“我听到许多有关于你的不好传言,是不是因为你的言行举止有不端正的地方呢?”宋玉擅长言论,马上就说:“请大王先宽恕我的过错,让我先讲一段故事。”楚襄王答应了,于是宋玉便说道:“有一个外地的歌者来到了郢都,在市集中唱着通俗的歌曲,一开始跟着他一起唱和的人有数千人之多;后来他改唱比较不俗的歌曲,跟着唱和的人就只剩下数百人;等到他唱起高妙、优雅的歌曲,又夹杂着许多高难度的技巧,国中能够一起唱和的人就寥寥无几了。这不是因为歌者唱得不好听,而是因为曲子愈高雅,能够跟着唱和的人也就愈少。同样的,那些批评我的人,不过是些平庸之辈,怎么能够欣赏、了解我的为人呢?”宋玉以歌者唱阳春白雪这种高雅的曲子,反而不受到大众欢迎的例子,来比喻自己高尚不同于流俗,因此不容易被人了解,才会受到排挤。后来“阳春白雪”这句成语被用来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
(1) ∶ 战国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乐曲
(2) ∶喻指高深的文艺作品,常跟“下里巴人”对举
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唐· 薛用弱《王涣之》
乐曲名。传说为春秋时晋师旷或齐刘涓子所作。阳春取其“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义。白雪则取其“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之义。
较为深奥难懂的音乐。相对于通俗音乐而言。《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后亦用以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
书名:(1) 宋赵闻礼撰,八卷,外集一卷。共搜录宋代不传之作品,约二百余家。(2) 元杨朝英编撰。全名为《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前后集各分五卷,词曲兼收,尤多元人散曲中的小令、套数。
阳春 : ①温暖的春天:三月阳春|十月小阳春。②太平盛世:何时见阳春。
白雪 : 1.洁白的雪。2.比喻白色物。3.古琴曲名。传为春秋晋师旷所作。4.喻指高雅的诗词。5.词调名。宋杨无咎创作。双调九十五字。6.道教语。指水银。一说指唾液。
阳春白雪。《阳春白雪》是春秋时期“乐圣”晋国的师旷所作。《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阳春、白雪后传入楚国:在战国时代成为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所作。著名古琴曲。在战国时代成为楚国的高雅乐曲;亦指高深典雅、不够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常跟“下里巴人”对举。语出【汉】刘向《新序》卷二《杂事第二》:“辞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陵采薇,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而已也。”李周翰注:“《阳春》、《白雪》,高曲名也。”后因用以泛指高雅的曲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二:“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阳春白雪”是较为深奥难懂的音乐。相对于通俗音乐而言。语出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后亦用“阳春白雪”比喻精深高雅的文学艺术作品。
“下里巴人”、“曲高和寡”
雪,不能写作“血”。
郢:音ㄧㄥˇ。地名,春秋时楚国的都城,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境。
下里巴人:此指通俗的歌曲。见“下里巴人”。
属:音ㄓㄨˇ,跟随。
和:音ㄏㄜˋ,声音相应,这里指唱和的意思。
阳阿薤露:此指介于高雅及通俗间的歌曲。
阳春白雪:此指高雅的歌曲。
引商:加长商音。
刻羽:削减羽音。
流徵:为徵音的流转变化。征,音ㄓˇ。
弥:更加。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源)
《朱子语类.卷一三九.论文上》:“〈宾戏〉、〈解嘲〉、〈剧秦〉、〈贞符〉诸文字,皆祖宋玉之文,进学解亦此类。〈阳春白雪〉云云者,不记其名,皆非佳文。”
《西游记》第六四回:“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弟子不才,敢再起两句。』”
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三出:“那些个阳春白雪调偏高,赋写甄神醉里邀,风流难遇五陵豪。”
明.杨珽《龙膏记》第九出:“潘江润、陆海澄,题桥俊,当年子建应无逊,阳春白雪谁能并?”
《隋唐演义》第三○回:“韩俊娥唱罢,众人都称赞道:『韩家姐姐,唱得这样精妙,真个是阳春白雪,叫我们如何开口?』”
白雪阳春
bái xuě yáng chūn
即“阳春白雪”。见“阳春白雪”条。宋.王禹偁〈为宰臣谢赐御制歌诗表〉:“台衡宸扆之铭彼何肤浅,白云阳春之句空衒清新。”
明.崔时佩等《南西厢记》第一九出:“高山流水千年调,白雪阳春万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