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做事凶狠残忍;毫无人性。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吕无病》:“堂上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1)那些伤天害理的人,迟早要受到惩罚。(2)他虽不敢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可是又馋又懒,好贪小便宜。
“伤天害理”是指行为违背天理,丧尽天良,泯灭了最基本的人性与道德。这句成语见于清代志怪小说《聊斋志异.卷八.吕无病》中。主要情节是描述鬼妾吕无病报恩的故事。洛阳公子孙麒妻亡后,在山中巧遇一名女子吕无病,后纳之为妾。无病是个贤淑的女子,对孙妻所生的孩子视为己出。孙麒后再娶权贵之女为妻,孙妻仗家族势力专宠骄纵,使得孙家上下鸡犬不宁。孙麒后欲休之,与妻家人交恶,闹上衙门。县官为讨好权贵,将孙麒交给教官朱先生。朱先生是个正直的人,在查明实情后,愤怒地说:“堂上公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就是说自己不是为了这种“伤天害理”的钱而逢迎权贵之人,不愿受理,孙麒安然而归。除了《聊斋志异》,同时代的《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醒世姻缘传》等都有这样的说法,可见为当时代流行用语。
形容极端残忍狠毒,毫无人性
这个人也太伤天害理了!怎么拿他老子的尸首暴露一番,来做这个勾当?——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行为违背天理,泯灭人性。《老残游记.第六回》:“只为过于要做官,且急于做大官,所以伤天害理的做到这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这个人也太伤天害理了!怎么拿他老子的尸首暴露一番,来做这个勾当?”
害理 : 1.违背常理;有害于伦理。
指为人处事违背天理,泯灭人性。
语或出《聊斋志异.卷八.吕无病》。
△“反天灭理”
理,不能写作“礼”。
“伤天害理”和“丧尽天良”都可以表示“行为残忍;灭绝人性”。但“伤天害理”强调伤害伦理;而“丧尽天良”强调丧失良心。
快意:称心如意。
讼:诉讼。
诣:音ㄧˋ,前往。
宰:地方行政长官。此处指县令。
广文:明清时对教授、教官的别称。
阿:音ㄜ,偏袒。
廉:考察。
龌龊:音ㄨㄛˋ ㄔㄨㄛˋ,污秽腐败。
吮人痈痔:替人吸吮浓疮,比喻逢迎巴结权贵。吮,音ㄕㄨㄣˇ。痈,音ㄩㄥ。痔,音ㄓˋ。
《聊斋志异.卷八.吕无病》:“堂上公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源)
《醒世姻缘传》第一五回:“过得两三日,与晁老说起胡旦、梁生的事来,那晁大舍说出那些伤天害理、刻薄不近人情的言语,无所不至,也没有这许多口学他的话。”
《三侠五义》第一○八回:“你帮着为娘再把这买卖做成了,从此后,为娘的再也不干这营生了。——可是你说的咧,伤天害理做什么?”
《老残游记》第六回刘鹗自评:“有才的急于做官,又急于要做大官,所以伤天害理,历朝国家俱受此等人物之害。”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这个人也太伤天害理了,怎么拿他老子的尸首,暴露一番,来做这个勾当?”
丧天害理
sàng tiān hài lǐ
犹“伤天害理”。见“伤天害理”条。《老残游记》第七回:“话说老残与申东造议论玉贤正为有才,急于做官,所以丧天害理,至于如此,彼此叹息一回。”
害理伤天
hài lǐ shāng tiān
即“伤天害理”。见“伤天害理”条。《醒世姻缘传》第三四回:“所以古来达人义士,看得那仁义就是泰山般重,看得财物就如粪土般轻,不肯蒙面丧心,寡廉鲜耻,害理伤天,苟求那不义的财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