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比喻对事物很熟悉
到了场期日迫,只得把功令所有条件略为照顾,以求风檐寸晷,有驾轻就熟之乐。(《歧路灯》第一0二回)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他主张“尊崇儒学,攘斥佛老”,反对繁采寡情的骈体文,提倡明道致用的散文写作。得到当时知名文人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人的响应,终使唐代的古文运动蔚为风潮。除了在文体、思想方面的改革与贡献,韩愈的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变,不但立论鲜明,语言平易,且取譬新颖,虽用古人的思想却不引经据典,为古文创作另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处士石洪是韩愈的好友,他于元和五年,赴任河阳节度使乌公参谋,临行前他摆设宴席于上东门外,与朋友们饯别。韩愈也参加了这次的宴会,并为了送别友人作了序。韩愈在文中写道:“与处士谈论古今的道理,就好像以四匹马共拉一辆轻便的车,走在熟悉的道路上,并且有造父、王良等技术高明的御者来驾驭马匹。”把石洪高才硕学的长处形容得十分贴切,而且生动活现。后来“轻车熟路”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对事情很熟悉,做起来很轻松。
做事从轻松的着手,由熟悉的开始。比喻技艺娴熟,毫不费力
足下旧地重游,可谓驾轻就熟,一路顺风
驾著轻车走熟路。比喻对事情很熟悉,做起来很容易。《歧路灯.第七九回》:“若说自己虚中善受,朋友们是驾轻就熟,倘有疏虞,只怕他们又同其利而不同其害了。”近轻车熟路
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对事情很熟悉,做起来很轻松。语本唐.韩愈〈送石处士序〉。
驾,不能写作“架”。
“驾轻就熟”和“轻车熟路”;意义相似;可以通用。但“驾轻就熟”多指不费力就能办好的“事”;“轻车熟路”多指容易走的“路”。
决:隄防被冲毁。
驷马:四匹马。古代一车驾四马。
王良:春秋晋国人,生卒年不详。善御。
造父:西周穆王时善御者,生卒年不详。王使造父御,西游忘返。及徐偃王反,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自此为赵氏。父,音ㄈㄨˇ。
明.徐光启《徐光启集.卷三.练兵疏稿一.恭承新命谨陈急切事宜疏》:“臣看得天津署游击事钱世桢、京营参将王光有熟谙兵机,经历世务,驱之行阵,不在虓阚搏之科;俾以训齐,实有驾轻就熟之用。”
《歧路灯》第七九回:“若说自己虚中善受,朋友们是驾轻就熟,倘有疏虞,只怕他们又同其利而不同其害了。”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二.富国》:“一旦有事则举国之人胸有成竹,不难驾轻就熟,乘胜长驱。”
《清史稿.卷三○七.陈宏谋列传》:“上谕曰︰『此汝驾轻就熟之地,当秉公持重,毋立异,毋沽名。能去此结习,尚可造就也。』”
就熟驾轻
jiù shóu jià qīng
犹“驾轻就熟”。见“驾轻就熟”条。清.刘坤一〈复李筱泉制军书〉:“当此遗艰投大之时,难收就熟驾轻之效,邮筒有便,尚祈示我箴规。”
熟路轻车
shóu lù qīng jū
犹“驾轻就熟”。见“驾轻就熟”条。明.许自昌《水浒记》第一九出:“一任恁地网天罗,怎禁俺熟路轻车。”
明.冯惟敏〈折桂令.十余年抚字心劳〉曲:“当日个小试牛刀,至如今大展龙韬。这的是熟路轻车,安稳逍遥。”
轻车熟路
qīng jū shóu lù
犹“驾轻就熟”。见“驾轻就熟”条。宋.辛弃疾〈贺新郎.逸气轩眉宇〉词:“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