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武夫当道势汹汹,一国三公谁适从。(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四回)
春秋时期,晋献公宠幸骊姬,欲废太子申生改立奚齐为太子。骊姬设法把申生、重耳、夷吾送到边疆镇守,派土伪为他们建城堡,土伪十分为难,只好草草了事,说一个国家有三个君主,不知道听谁的好。不久晋献公杀申生,重耳与夷吾外逃。 【典故】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左传·僖公五年》
一国之中有三个主公。比喻令出多门,事权不一。
春秋时晋献公命士?为重耳和夷吾筑城,士?敬守君命,但为免除后患,只得草率完工,赋诗:“孤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典出《左传.僖公五年》。后比喻政令出于多门,事权不统一,使人无所适从。唐.刘子元〈上萧至忠论史书〉:“十羊九牧,其命难行,一国三公,适从安在?”
三公 : 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时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总揽军政大权。唐宋沿用此称,已无实权。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
一国三公:一个国家有三个有杈势的公侯-主持政事的人,我听从谁?泛指事权不统一。也比喻发号施令的人太多,让人无以适从。
春秋时晋献公命士?为重耳和夷吾筑城,士?敬守君命,但为免除后患,只得草率完工,赋诗:“孤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典出《左传.僖公五年》。后比喻政令出于多门,事权不统一,使人无所适从。唐.刘子元〈上萧至忠论史书〉:“十羊九牧,其命难行,一国三公,适从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