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井底之蛙,所见不大;萤火之光,其亮不远。(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五回)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 “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回。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谁也此不上我。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 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 “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只千来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早,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 井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
庄子是战国时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时代,百姓饱受战火之苦,个人的生命在战争中就像蝼蚁般的脆弱,朝不保夕。庄子自觉无法改变现实环境的残酷无情,转而思考个人如何在动荡的世间安身立命。他用了许多天马行空,富于想像力的寓言,生动贴切的表达了他的中心思想。在〈秋水〉中,庄子生动地描述了河伯和北海的对话。秋天的时候,黄河河水高涨,河面宽广到甚至无法从这岸分辨对岸的牛马。河伯对此沾沾自喜,以为天下没有比黄河更壮观的景象了。但当河伯顺流东下,来到了北海,看到了一片没有边际的汪洋,比起自己居住的黄河不知大上了多少倍时,就对自己之前的无知和自傲感到惭愧不已。北海便对河伯说道:“没有办法跟住在井底的青蛙谈论海洋之大,这是因为受到所住环境的限制;无法跟夏天的虫子谈论冬天的冰霜,这是因为受到生存时间的限制;而无法跟鄙陋之人谈论真理之道,也是因为受限于他们的教育背景。人受到现实环境的限制是何等大啊!今日你看到了大海,才发现黄河的渺小,然而这看似没有际涯的海洋,在浩瀚无穷的天地之间,跟大仓库里的一粒米又有什么分别呢?”后来后来“井底之蛙”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见识浅薄的人。
身处井底而只看到一小片天的青蛙。比喻见闻狭窄、眼光短浅的人
比喻见识浅薄的人。《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汝乃井底之蛙,安知玄奥乎!”《红楼梦.第四九回》:“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
德语 wörtlich: Tief im Brunnen sitzender Frosch. sinngemäß: engstirnig sein (Sprichw)
法语 (expr. idiom.) une grenouille au fond d'un puits, une personne ignorante, avoir une vision limitée des choses
井底 : 1.见"井底蛙"。
住在井底的青蛙。比喻见识浅薄的人。语本《庄子.秋水》。
“一孔之见”、“一隅之见”
蛙;右边是“圭”;不是“籣”。
“井底之蛙”和“坐井观天”;都含有“眼界狭隘;见识短浅”的意思。但“井底之蛙”比喻眼界狭小的人;“坐井观天”比喻眼界狭小;所见的不多。
鼃:音ㄨㄚ,同“蛙”。
拘于虚:受到居住地方的限制。虚,指空间而言。
曲士:鄙陋之人。曲,音ㄑㄩ。
束于教:受到本身所学的束缚。
《三国演义》第一一三回:“汝乃井底之蛙,安知玄奥乎!”
《封神演义》第二五回:“侯虎奏曰︰『姬昌何能!姜尚何物!井底之蛙,所见不大;萤火之光,其亮不远。名为相周,犹寒蝉之抱枯杨,不久俱尽。』”
《隋唐演义》第一四回:“叔宝在左班中观看,暗暗点头:『我是井底之蛙,不知天地之大,枉在山东自负。』”
《红楼梦》第四九回:“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谁知不必远寻,就是本地风光,一个赛似一个。”
井中蛙
jǐng zhōng wā
即“井底之蛙”。见“井底之蛙”条。宋.陆游〈自诒〉诗其二:“自计愚无用,何伤老不谐?人生须广大,勿作井中蛙。”
井底虾蟆
jǐng dǐ há má
虾蟆,此指青蛙。“井底虾蟆”即“井底之蛙”。见“井底之蛙”条。《五灯会元.卷一○.云盖用清禅师》:“师曰:『一缾净水一炉香。』(僧)曰:『此犹是井底虾蟆。』”
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三出:“妾阅人多矣,皆是井底虾蟆,未有中原麟凤。”
井蛙之见
jǐng wā zhī jiàn
如井底之蛙的见解,比喻见解浅薄。见“井底之蛙”条。《弘明集.卷二.南朝宋.宗炳.明佛论》:“夫一局之奕,形筭之浅,而奕秋之心,何尝有得?而乃欲率井蛙之见,妄抑大猷。至独陷神于天 之下,不以甚乎?”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五.杂剧院本》:“予观北剧,尽有高出其上者,世人未曾遍观,逐队吠声,诧为绝唱,真井蛙之见耳。”
坎井之蛙
kǎn jǐng zhī wā
即“井底之蛙”。见“井底之蛙”条。元.吴澂〈送何太虚北游序〉:“醯瓮之鸡,坎井之蛙,盖不知瓮外之天,井外之海为何如?”
埳井之蛙
kǎn jǐng zhī wā
即“井底之蛙”。见“井底之蛙”条。《庄子.秋水》:“子独不闻夫埳井之鼃(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