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害怕不敢说话
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拚命地高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反义词】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直言不讳 【押韵词】视为等闲、一厢情原、正本澄源、贵不可言、面面俱圆、碎瓦颓垣、王后卢前、血肉相联、噤口不言、宽心丸、...... 汉朝时期河南尹杜密为官清廉,依法办事,因得罪了宦官而免职回到颖川老家,他对国家大事还十分关心,批评刘胜太守退职回家对政事不闻不问,像寒冷天气下的蝉一样,只顾保全自己。汉灵帝时期,杜密重新被启用
寒冷季节时,听不到蝉叫声,所以古人用“寒蝉”来比喻不说话。据《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杜密》载,东汉时杜密是一个正直敢言的人,他为官清正,执法严明。杜密去官回乡后,对政事仍十分关心,常向太守推举贤人,揭露恶行。当时有位与杜密同乡的高官刘胜,也辞官还乡。刘胜为人明哲保身,不问政事。有一天,太守王昱对杜密称赞刘胜是个不过问时政的清高之士。杜密知道太守是嫌他爱管闲事,希望他改变一下习性,学习刘胜不过问时政。就说:“刘胜曾任大夫,现在退休了,每天仍接见不少重要人士,理当多关心政事。可是他知道有贤能的人,却不往上举荐;知道不好的事,也不肯向上通报。为了保全自己,像寒蝉似的不声不响,这是国家的大罪人啊!而我见到有志于正义、尽力行善的贤者就向您推荐,见到违背正道、丧失节操的人就向您纠举,使您赏罚得宜,英名远扬,报知遇于万一,实在不是我想多事啊!”太守听了杜密的话,对杜密又敬佩又惭愧,就待杜密更好了。后来“噤若寒蝉”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不敢说话。
冬天的蝉,一声不响。现在常用来比喻有所顾忌,不敢吭声
提出反对条件的,转眼就掉过头去,嘌若寒蝉。——鲁迅《两地书》
蝉嘶于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为蝉到寒天,不能发声,乃以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语本《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如:“自从被上司数落之后,他便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发表意见了。”反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直言不讳
法语 (expr. idiom.) garder le silence par peur
寒蝉 : ①天冷时不再叫或叫声低微的蝉:~凄切丨噤若~。②蝉的一种,身体小,黑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翅膀透明。雄的有发音器,夏末秋初时在树上叫。
噤若寒蝉是一个成语,原指像冬季的蝉那样停止鸣叫。后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含贬意。
噤,闭口不作声。“噤若寒蝉”指像寒冷季节时的蝉,一声不响。比喻不敢说话。语本《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杜密》。
噤,不能写作“襟”或“禁”。
“噤若寒蝉”与“守口如瓶”有别:“噤若寒蝉”多指由于害怕而不敢作声;“守口如瓶”多指由于谨慎而不肯多说。
密:杜密,字周甫,东汉颍川人,生卒年不详。官至北海相,后去官还家。桓帝时拜尚书令,转太仆,以党事免。后复为太仆,坐党事被责问,自杀。
刘季陵:即刘胜,东汉人,生卒年不详。
激己:激,使有所感或变化。激己,希望他改变一下爱管闲事的习性。
隐情惜己:隐瞒实情,以保全自身。
《六月霜》第一一回:“为什么既晓得秋女士的死是冤枉的,也是钳口结舌,噤若寒蝉,独不肯发一句公论出来?”
噤如秋蝉
jìn rú qiū chán
犹“噤若寒蝉”。见“噤若寒蝉”条。宋.高斯得〈自叙六十韵〉诗:“腰金空照地,噤如秋后蝉。”
自同寒蝉
zì tóng hán chán
自比寒天的蝉而不作声。比喻沉默不语。见“噤若寒蝉”条。《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杜密》:“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源)
明.宋应星《野议.催科议》:“缙绅忌伤同类,自同寒蝉,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