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指阿弥陀佛成道时所居住的乐土;是一块可以摆脱人间一切烦恼的净土。后泛指无忧无虑、快乐如意的理想境界。
《阿弥陀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细观此景,与我大唐何异!所为极乐世界,诚此之谓也。(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八回)
《佛说阿弥陀经》是佛教“净土宗”的主要经典之一,为念佛修行人的重要依据。净土宗主要的教法,是以往生净土为愿望,并以念佛为主要的修行方法。《佛说阿弥陀经》是佛经中极少数不是由佛陀弟子提问,而是由佛陀自己主动阐述教义的经典。此经典前半段宣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的庄严,以及阿弥陀佛佛号由来与意义。其后劝导众生诵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佛说阿弥陀经》记载,佛陀告诉长老舍利弗说:“在这世界的西方超过十万亿佛土的地方,有一个世界叫做极乐。那里有一尊佛叫阿弥陀佛,现在正在宣说佛法。舍利弗,你知道那个地方为什么要叫极乐吗?因为居住在那里的众生没有痛苦,有的只是各种不同的快乐,所以叫做极乐。”后来“极乐世界”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专指佛教经典中所称的圆满世界,没有痛苦只有快乐。后世也用于泛称非常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或指死者往生的地方。
(1) ∶佛教指阿弥陀佛居住的国土,认为那里可以获得光明、清净、快乐,摆脱人间烦恼的西方乐土
(2) ∶泛指理想、如意的境界
佛教经典中记载的一个西方佛国。这个佛国是阿弥陀佛依愿力而形成的圆满世界。唐.白居易〈画西方帧记〉:“极乐世界清净土,无诸恶道及诸苦。”近神仙世界
极乐 : 1.尽情娱乐。2.非常快乐。3.指极乐世界。4.借指佛经。
世界 : ①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②地球上一切地方和国家:周游世界|世界冠军。③一定的范围、领域:动物世界|音乐世界|内心世界宽广无比。④世道;时代:如今的世界人心过于浮躁|现在是什么世界了,你还死守着老观念不放。⑤佛教指宇宙:大千世界。
梵名Sukha^vati^ 之意译。音译作苏诃缚帝、须摩提、须阿提。即指阿弥陀佛之净土。又称极乐净土、极乐国土、西方净土、西方、西天、安养净土、安养世界、安乐国。自此世间向西而去,经过十万亿佛土之彼方即为极乐净土。关于该净土之情况,在阿弥陀经中有详细之解说,而阿弥陀佛今仍在彼处说法。据无量寿经等所载,往生于该佛土者身受诸种快乐,例如,身上有如佛之三十二相,且具五眼六神通,五官之对境非常微妙,心中舒畅清凉,在心中闻法,供养佛菩萨,即得开悟。然在该净土中,有所谓边地、疑城、胎宫等处,乃为怀疑阿弥陀佛之救度者之往生地。
佛教经典中记载的一个西方佛国,这个佛国是阿弥陀佛依愿力而形成的圆满世界,没有痛苦只有快乐。语本《佛说阿弥陀经》。后亦用“极乐世界”比喻非常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或用来指死者往生的地方。
极,不能写作“及”。
舍利弗: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智慧第一。为梵语Śāriputra的音译。
阿弥陀:佛教经典中所记载的佛,译自胡语。他原是世自在王如来时的法藏比丘,发愿成就一个尽善尽美的佛国,并要以最善巧的方法来度化众生,后来成佛,名为阿弥陀佛,创造西方极乐世界。
《观无量寿佛经》:“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唐.李白〈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赞并序〉:“我闻金天之西,日没之所,去中华十万亿刹,有极乐世界焉。”
唐.白居易〈画西方帧记〉:“极乐世界清净土,无诸恶道及诸苦。”
《七剑十三侠》第二九回:“便得空闲,又将那话儿发去,正中云雁的肩窝。那柄板刀,便捏他不住,红衣赶(赶)上一刀,送往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九尾狐》第六○回:“念他平日辅助有功,克勤厥事,所以十分优异,替他延医服药,看香叫喜,指望他早日就痊。那知误服仙方,竟成不起,往西天极乐世界中去了。”
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丽景》:“维时拂枕高卧,万念俱无,但觉梦境迷离,神魂骀荡,真极乐世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