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同“三长两短”。②犹闲话,坏话。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3回:“若再有三长四短,叫为兄的回去,怎生见你令尊令堂之面?”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作宾语、定语;借指人的死亡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小心呵,今年的天气还不晓得如何呢?要是秧苗有个的,都死在你手里。”
此处所列为“三长两短”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三长两短”一语从“长短”一词演变而出。“长短”一词本来有“是非”和“意外变故”两个意思。例如:“我们不要说人长短。”指的是不要道人“是非”。“登山如果不小心,万一有什么长短,那就不好了。”指的是“意外变故”。“长短”一词配上“三…两…”这种构词法,变成“三长两短”之后,仍然具有这两种意思。例如元代无名氏〈蓦山溪.不如归去〉词:“着甚来由,惹别人、三长两短。”指的便是说长道短的意思。至于像《平妖传》第五回说:“万一此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然靠着太医活命。”指的则是“意外变故”的意思了。就今日用法而言,“三长两短”较常被用来形容“意外变故”。这个成语的语形多变,也可以作“两短三长”、“一长半短”、“一长两短”、“三长四短”等,用法与意义都差不多。
同“[[三长两短]]”。
犹闲话,坏话。端木蕻良《早春》:“要是背地里讲了他什么三长四短,你还不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才怪。”
是是非非;谁是谁非。
三长 : 1.北魏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2.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
义参“三长两短”。见“三长两短”条。
此处所列为“三长两短”之典源,提供参考。
着甚来由:不知道为什么缘故。着甚,为何、凭甚么。
《精忠岳传》第一三回:“贤弟呀!你功名未遂,空手归乡,已是不幸;若再有三长四短,叫为兄的回去,怎生见你令尊令堂之面?”
三长两短
sān cháng liǎng d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