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富裕,充足。家家户户丰衣足食。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汉兴七十余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
战国时期,宋国工匠出身的墨翟对儒学繁琐的“礼”不满,就另立新学说,主张“非儒”。墨家成员提倡“节用”与“节葬”,住土房吃粗饭穿麻衣,成员内部互相救助,严守纪律,服从首领,强调加强农业,节省用度,人人饱暖,家家富足。
人人饱暖,家家富裕。
家家户户生活富足,衣食充裕。《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要曰彊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也作“家给人足”。近丰衣足食
人给家足,汉语成语,意思是通过勤奋个人劳作,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家家户户生活富足,衣食充裕。《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要曰彊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也作“家给人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