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白。浮云像白衣,瞬间变得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唐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作主语、宾语;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正是白衣苍狗多翻覆,沧海桑田几变更。★明·张景《飞丸记·梨园鼓吹》
唐朝书生王季友的妻子柳氏不堪家境贫寒,毅然抛弃了丈夫而去,外界不明真相,纷纷指责王季友的不道德。只有杜甫为王季友鸣不平,特作《可叹》诗一首:“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感叹世事变化莫测。
此处所列为“白云苍狗”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白云苍狗”原作“白衣苍狗”,见于唐代杜甫〈可叹〉诗。这首〈可叹〉诗是杜甫感叹朋友王季友的遭遇而写的。王季友,唐河南人,虽然家里贫困以卖鞋为生,但仍好学不倦,遍览群书。而他的妻子却因为受不了穷困的生活,和他离婚。后来他获得李勉的赏识,作了官。杜甫这首诗第一段的意思是:“天上漂浮的云,原本像一件洁净的白衣服,转眼间就变成灰狗的模样。从古至今,人世上各种奇怪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里面有二句“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演变成“白云苍狗”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现“白云苍狗”的书证如清.姚鼐〈慧居寺〉诗:“白云苍狗尘寰感,也到空林释子家。”
1.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后以"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语本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东海扬尘犹有日,白衣苍狗刹那间。”也作“白云苍狗”、“苍狗白云”。
白衣 : ①古代平民穿白布衣,因指没有取得功名的人。②代称俗人,与佛教徒穿黑衣相区别。
苍狗 : 1.青狗,天狗。古代以为不祥之物。2.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后因以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义参“白云苍狗”。见“白云苍狗”条。
此处所列为“白云苍狗”之典源,提供参考。
斯须︰片刻、短暂的时间。
抉眼:反目。抉,音ㄐㄩㄝˊ,挖。
河东:地约当在今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秦汉曾于此设河东郡,其后唐置道,宋置路,亦皆称为“河东”。
酆城:唐代丰城县。
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源)
宋.秦观〈寄孙莘老少监〉诗:“白衣苍狗无常态,璞玉浑金有定姿。天上图书森似旧,人间岁月浪如驰!”
白云苍狗
bái yún cāng gǒ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