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变万化而不穷。”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景物
官场中的事,千变万化,那里说得定呢。(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据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日行千里,深受宠爱。他非常喜欢游玩,曾经接受西王母的邀请,参加过瑶池盛会。
《列子.周穆王》有一段记载:周穆王时,有一异人从西方极远之国来,他能进出水火,穿透金石,使山川夷为平地,把城市迁到别处;能凌空而不会坠下,碰撞实物也不受阻挡。变化多端,无穷无极。周穆王对他非常敬畏,奉若神明。典源又见《列子.汤问》。其内容则是记载周穆王西游时,遇到一个巧匠,他制作的木偶与真人无异,并且在巧匠的操控下跳起舞来,动作千变万化,十分灵巧。周穆王见了非常惊异,称赞工匠的技艺精巧,有如自然的化育。“千变万化”就是直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被用来形容变化无穷。
形容变化无穷
千变万化,不可穷极。——《列子·周穆王》
形容变化无穷。《文选.贾谊.?鸟赋》:“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红楼梦.第三一回》:“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也作“千变万状”。近变化多端,变化无穷,变幻莫测,瞬息万变反千篇一律,一成不变
千变万化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通指世事。
形容变化无穷。
◎语出《列子.周穆王》。
△“瞬息万变”
化,不能写作“话”。
“千变万化”和“变化多端”都可形容“变化很多;很大”。但“千变万化”偏重于变化的次数极多;而“变化多端”偏重变化多而没有头绪的规律。
典故或见于《庄子.田子方》、《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贾谊》。
周穆王:姓姬名满,昭王之子,生卒年不详。年过五十即位,不恤国事,得八骏马西游,乐而忘返,国几为徐偃王所乘。急归,使楚灭徐。后拒谏而征犬戎,荒服者从此不至。在位五十五年崩,谥曰穆。
西极:西边的尽头,指西方极远的地方。
化人:有幻术或道术的人。
贯:穿透。
碍:阻碍。
“千变万化”及“瞬息万变”都有变化多端的意思。
“千变万化”强调变化之多;“瞬息万变”强调变化之快。
千变万化 | 瞬息万变 | 例句 |
---|---|---|
○ | ㄨ | 万花筒里∼的图案,让小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 |
ㄨ | ○ | 资讯市场∼,短短几年就有许多新机种问市。 |
《列子.周穆王》:“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碍。千变万化,不可穷极。”(源)
《列子.汤问》:“穆王惊视之,趣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源)
《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贾谊》:“且夫天地为?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
《淮南子.俶真》:“若人者,千变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弊而复新,其为乐也,可胜计邪?”
《朱子语类.卷七一.易.复》:“道虽未大行,已有可行之兆,亦是复。这道理千变万化,随所在无不浑沦。”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八.技艺》:“置为上位,又副置之,以下乘上,以下乘下,加一法,亦得上数。有数法可求,唯此法最径捷。千变万化,不出此数,棋之局尽矣。”
《西游记》第一二回:“至德渺茫,禅宗寂灭。清净灵通,周流三界。千变万化,统摄阴阳。”
《警世通言.卷四○.旌阳宫铁树镇妖》:“那畜生走上岸来,即能千变万化,于是呼风作雨,握雾撩云。”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话说围棋一种,乃是先天河图之数:三百六十一着,合著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黑白分阴阳以象两仪;立四角以按四象。其中有千变万化,神鬼莫测之机。”
《红楼梦》第三一回:“这叫人怎么好答言!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官场中的事,千变万化,那里说得定呢?”
千变万态
qiān biàn wàn tài
形容变化繁多、姿态不一。见“千变万化”条。《艺文类聚.卷四四.乐部四.筝》引晋.陈窈〈筝赋〉:“尔乃秘艳曲,卓砾殊异,周旋去留,千变万态。”
唐.释皎然《诗式.明势》:“高手述作,如登荆、巫,觌三湘、鄢、郢之盛,萦回盘礡,千变万态。”
千变万状
qiān biàn wàn zhuàng
形容变化繁多、情状不一。见“千变万化”条。唐.白居易〈草堂记〉:“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
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盖绝句之作,本于诣极,此外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
千转万变
qiān zhuǎn wàn biàn
犹“千变万化”。见“千变万化”条。《庄子.田子方》:“于是哀公号之五日,而鲁国无敢儒服者,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
万化千变
wàn huà qiān biàn
犹“千变万化”。见“千变万化”条。宋.费衮《梁溪遗稿.卷二.霞起堂记》:“晨烟夕霏,万化千变;近峰远岭,闲见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