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心意。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多指对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
庄周《庄子 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谋事成功得意的样子
这在胡景伊自然是踌躇满志,而在尹昌衡则会义愤填膺了。(郭沫若《少年时代 黑猫》)
战国时期,梁惠王问善于宰牛的厨师为什么他的一把刀能用二十年还跟新的一样,厨师说当年学宰牛时踌躇满志,不知如何下手,经过慢慢摸索逐渐了解了牛的身体结构,知道筋脉、肌肉等具体位置,将刀顺着骨缝插进去,用力不多而且不废刀。
先秦哲学家庄子喜欢用寓言来启发人们的智慧,他在〈养生主〉这篇文章中,就用了一则“庖丁解牛”的寓言,来让人们了解理想的人生观到底是什么。这则寓言的内容大意是说:庖丁为文惠君分卸一头牛的肢体,不仅动作像最美妙的舞蹈,所发出的声音更像是最好听的音乐。文惠君不由赞叹地问:“你是怎么办得到的?”庖丁说他所喜欢的是“道”,已经比技巧更进了一步。刚开始解牛的时候,眼睛所看的无非就是头牛,根本无从下手。三年之后,才有所领略,眼睛已能看到牛的筋骨结构。到了现在,已可以不藉用目视,纯粹运用精神感觉来动刀了。循着牛体天然的组织结构,削劈筋骨间的空隙,然后把刀子引向骨节的孔穴,牛就分卸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连牛体脉络相连以及筋骨结合的地方都未曾触及,更不用说会去伤到大骨头了。一般好一点的厨子,每年要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切割的方式来解牛;普通一点的厨子,每月要换一把刀,因为他用硬砍的方式来解牛。以硬踫硬,刀刃当然容易受损。我这把刀已经使用了十九年,分卸过几千头牛,却仍然像刚磨利的刀,一点损伤都没有。那是因为我拿的是一把没有厚度的刀,进入牛的复杂组织,在经络血脉的空隙中,到处游走,可以挥洒自如,还觉得很宽绰而有余地。所以十九年来,都不必换刀。虽然如此,每次遇到筋骨支错聚结、难于处理的地方,我仍然会集中注意力,小心谨慎地用刀,等挑开关键处,牛的骨肉一下子都分开了,就像土块堆积在地面上一样,“ㄏㄨㄚˋ”的一声,牛就解好了。这时候,我拿着刀站在分卸完毕的牛肉面前,东看看西看看,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然后才会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在这则寓言中,庄子用牛的组织来比喻复杂的人际关系,要想在纠结难分的人情世故中不受伤害,得拥有一把用智慧锤炼出来的“无厚之刃”。文章中,庄子用“踌躇满志”来形容庖丁解牛后的心境,后来就演变成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怡然自得地感到心满意足的样子。
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庄子·养生主》
自得的样子。《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近得意洋洋,心满意足,称心如意,自鸣得意,意得志满,洋洋自得
踌躇 : ①犹豫,迟疑不决:踌躇地呆坐了很久。②徘徊不进:踌躇不前。③研究,反覆思量:颇费踌躇|踌躇多日。④从容自得的样子:一脸踌躇的神情。⑤心情沉郁:望西都,意踌躇。
满志 : 1.犹满意。
怡然自得地感到心满意足。语出《庄子.养生主》。
“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春风得意”、“善刀而藏”、“游刃有余”
踌,不能写作“筹”。
“踌躇满志”和“趾高气扬”;都可形容“因得意而有点忘形”的样子。但“踌躇满志”表示“心满意足”;是中性成语;“趾高气扬”表示骄傲自大;是贬义成语。
良庖:手艺高明的厨师。庖,音ㄆㄠˊ,厨师。
割:用刀切开。
族庖:一般的厨师。
折:砍断。指用刀砍断骨头。
硎:音ㄒㄧㄥˊ,磨刀石。
闲:同“间”,空隙。
恢恢乎:宽阔的样子。
游刃必有余地:比喻做事能胜任愉快,从容而不费力。见“游刃有余”。
族:丛聚、群集。指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怵然:小心谨慎的样子。怵,音ㄔㄨˋ。
视为止:视力因此集中在一点上。
行为迟:行动因此缓慢谨慎。
謋然:骨与肉急速分离的声音。謋,音ㄏㄨㄛˋ。
委地:堆积在地上。
善:犹“拭”。指擦拭、保养。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源)
清.归庄〈与大鸿书〉:“且生平少试文,此番踌躇满志,历观诸同人卷,益复自喜,以为若遇识者,决不在第二。”
《花月痕》第三六回:“荷生道:『你瞧题的图名。』痴珠早见上首横题五个隶字,是『春风及第图』。便点头道:『甚好。』再看题的诗,是一首七绝,因念道:『镜里眉山别样青,春风一第许娉婷;天孙好织登科记,先借机丝绣小星。』念了笑道:『你好踌躇满志!』”
《九尾龟》第一○二回:“陈海秋鼻子中间,觉得有一阵阵的香气直透进来,更觉踌躇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