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装载。用车装;用斗量。形容事物、人才很多;也作“斗量车载”。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三国 吴 韦昭《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表示事物数量很多
举人、进士、我和表兄两家车载斗量,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东西。(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出兵伐吴,吴主孙权派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曹丕傲慢地侮辱他,赵咨十分巧妙地回敬曹丕,使曹丕十分佩服他的才能,问他东吴像他这样的人才多不多,他回答说可以车载斗量。 【典故】遣都尉赵咨使魏。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裴松之注引《吴书》 【释义】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用法】作谓语、定语;表示事物数量很多 【近义词】不可胜数、不计其数 【反义词】凤毛麟角、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据《吴书》记载,三国时,吴王孙权派赵咨出使魏国。魏文帝曹丕轻视吴国,对咨非常傲慢,问说:“吴王是个什么样的君主?他也懂得看书吗?”“我可以出兵征讨吴国吗?”“吴国怕我们魏国吗?”赵咨不卑不亢地回答,使曹丕非常欣赏,便问赵咨说:“吴国像你这样的人才有多少?”赵咨答道:“聪明出众的人,有八九十个;像我这样的人,可以用车来装,拿斗来量,多得数不清!”赵咨用“车载斗量”来形容吴国人才济济,不足为奇。后来“车载斗量”被用以形容数量很多,不可胜数。
可用车或斗来装载度量。形容为数之多
聪明特达者,八十人,如臣辈车载斗量,不可胜数。——《三国志》
用车装载,以斗来量。形容数量很多。《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文明小史.第五○回》:“一想要是单懂英文的,只要到上海去找一找,定然车载斗量。”也作“斗量车载”。近满坑满谷,恒河沙数反凤毛麟角,寥寥无几
车载 : 1.用车载运。
斗量 : 1.形容数量之多。
用车装,拿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可胜数。语出《吴书》。
“汗牛充栋”
载,不能写作“栽”。
“车载斗量”和“汗牛充栋”;都有“数量极多”的意思。但“汗牛充栋”仅用来形容书籍极多;“车载斗量”泛指数量多;人和物都可以用。
咨:即赵咨。三国吴人,生卒年不详。博闻多识,应对辩捷,仕为中大夫。使魏,魏人敬异,吴主嘉之,拜骑都尉。
特达:卓异出众。
比:指可与之比拟者。
“汗牛充栋”及“车载斗量”都有数量多的意思。
“汗牛充栋”专指书籍极多;“车载斗量”适用范围较广。
汗牛充栋 | 车载斗量 | 例句 |
---|---|---|
○ | ○ | 国家图书馆的藏书∼,是研究者的宝库。 |
ㄨ | ○ | 像我这样的人才,∼,何足称道? |
《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灌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源)
《洛阳伽蓝记.卷四.追光寺》:“至于宗庙之美,百官之富,鸳鸾接翼,杞梓成阴,如臣之比,赵咨所云:车载斗量,不可数尽。”
唐.张?《朝野佥载》卷四:“则天革命,举人不试皆与官,起家至御史、评事、拾遗、补阙者,不可胜数。张?为谣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其实官场上面的笑话,车载斗量,也不知多少。”
《醒世姻缘传》第六二回:“像这样的皇帝,车载斗量,也不止汉高祖一个。”
斗量车载
dǒu liáng chē zài
犹“车载斗量”。见“车载斗量”条。宋.辛弃疾〈玉楼春.君如九酝台粘琖〉词:“向来珠履玉簪人,颇觉斗量车载满。”
清.张兴烈〈人海歌〉:“在山泉清出山浊,大海枯鱼悲刺促;斗量车载耻无名,入座应歌貂不足。”
载量车斗
zài liáng chē dǒu
犹“车载斗量”。见“车载斗量”条。宋.李曾伯〈水龙吟.吾皇神武中兴〉词:“天眷我家仁厚。盛英才、载量车斗。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