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一种大蚂蚁;撼:摇动。蚂蚁摇动树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图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动摇破坏强大的事物。
唐 韩愈《调张籍》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贬义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
唐朝时期,李白、杜甫刚去世不久,就有人对这两位诗人的作品妄加诋毁,韩愈对此很不满意,就写给好友《调张籍》一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得到张籍的赞同
韩愈,唐河阳人。通六经百家之学,一生推崇儒家而排斥佛老,为古文大家,后世治古文者多所取法。在中唐时期,李白和杜甫的诗并不被重视,还有人诋毁他们的作品,韩愈并不苟同,于是写了这首〈调张籍〉诗给好友张籍,诗中充分表现出对李白和杜甫作品的倾慕之情。其中“李杜文章在,光燄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等句,更是直接给予李白、杜甫最高的评价。认为李杜作品成就优异,那些企图诋毁李杜的人,就像是蚂蚁妄想以一己之力摇动大树,这是多么可笑,多么不自量力。后来“蚍蜉撼树”这句成语,就从诗中“蚍蜉撼大树”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不自量力。
见"蚍蜉撼大树"。
比喻不自量力。参见“蚍蜉撼大树”条。《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有人咏一首诗道:『北汉刘崇敢伐丧,蚍蜉撼树不知量。天戈一指士争奋,鼠窜狼奔返晋阳。』”近不自量力﹑螳螂挡车﹑以卵击石反泰山压卵
蚍蜉 : 1.大蚁。2.犹言小丑。常用作对敌人的蔑称。3.轻视。4.比喻微小的力量。5.紫荆的别名。
蚍蜉,一种大蚁。“蚍蜉撼树”指大蚂蚁妄图以自我之力去摇动大树。比喻不自量力。
#语或本唐.韩愈〈调张籍〉诗。
△“螳臂当车”
蜉,不能写作“浮”。
见“螳臂当车”(932页)。
典故或见于唐.拾得〈诗〉。
李杜:指李白、杜甫。李白(西元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家居四川绵州,唐代诗人。个性率真豪放,嗜酒好游,其诗高妙清逸,世称“诗仙”。杜甫(西元712∼770),字子美,号少陵,河南巩县人。唐代诗人,有“诗圣”之称。其诗博大雄浑,千态万状,不仅慨叹自己遭时不遇,亦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动乱形态,故有“诗史”之名。
蚍蜉:音ㄆㄧˊㄈㄨˊ,一种大蚁。
不自量:指不知衡量自己的力量。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有人咏一首诗道:『北汉刘崇敢伐丧,蚍蜉撼树不知量。天戈一指士争奋,鼠窜狼奔返晋阳。』”
《续传灯录.卷一六.吉州禾山德普禅师》:“圭峰清凉国师所印可,汝敢雌黄!蚍蜉撼树,汝今是矣。”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三.史通》:“要之蚍蜉撼树,言匪由衷,柳翳隐形,志在避祸,千载之下,必有心知其意而莫逆者。”
《花月痕》第一回:“蚍蜉撼树学究高谈,花月留痕稗官献技。”
《飞龙全传》第四八回:“北汉勤兵因伐丧,蚍蜉撼树不知量。旌旗一指兵争夺,鼠窜狼奔过晋阳。”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若前明晦伯元瑞之于升庵,各挟己见,所论又未尽允确,难免蚍蜉撼树之讥。”
撼树蚍蜉
hàn shù pí fú
不自量力的人。见“蚍蜉撼树”条。宋.刘克庄〈沁园春.畴昔遭逢〉词:“后身定作班扬,彼撼树蚍蜉不自量。”
金.元好问〈论诗〉诗三○首之三○:“撼树蚍蜉自觉狂,书生技痒爱论量。老来留得诗千首,却被何人校短长。”
蚍蜉撼木
pí fú hàn mù
犹“蚍蜉撼树”。见“蚍蜉撼树”条。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又黄次伋者,不知何人,赋评孟十九篇,极诋孟子,且及子思,……蚍蜉撼大木,可笑不自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