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作状语、定语;形容劳累的样子
钱钟书《围城》:“想不到肚子里有那些呕不完的东西,只吐得上气不接下气,鼻涕眼泪胃汁都赔了。”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卫、陈、蔡等国碰壁后,受到了楚国的邀请,孔子立即赴楚,陈国串通蔡国放出囚犯围堵孔子。孔子师徒被围困很多天,他们断了粮,腹中空空,还有同囚犯作战,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最后被楚军解围。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她上气不接下气地往山村跑去。——李娴娟等《血染的爱》
呼吸急促,气喘吁吁。《官场现形记.第六○回》:“毕竟他是有病之人,说到这里,便觉上气不接下气。”《文明小史.第五七回》:“大人上了年纪,这几天喘得上气不接下气,那里还禁得起药针呢?”
德语 atemlos, keuchend
法语 (expr. idiom.) ne pas avoir assez de souffle, haleter
上气 : 1.赌气。2.气喘。
下气 : 1.谓态度恭顺;平心静气。2.气由谷道泄出,俗称放屁,中医谓之下气。
上气不接下气,成语,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中有记载,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与“气喘吁吁”相近。用于主谓式结构,作状语、定语。
呼吸急促,气喘吁吁。《官场现形记》第六○回:“毕竟他是有病之人,说到这里,便觉上气不接下气。”《文明小史》第五七回:“大人上了年纪,这几天喘得上气不接下气,那里还禁得起药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