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魏书 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指名声、事迹等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9回:“就叫范宗华为庙官,春秋两祭,永垂不朽。”
“永垂不朽”原作“垂不朽”。蔡邕,字伯喈,东汉陈留人。蔡邕少时师事太傅胡广。胡广,字伯始,东汉南郡华容人。官至太傅,历事安、顺、冲、质、桓、灵六帝。胡广熟悉典章,办事经验丰富,柔媚谦恭,不抵触任何人,在当时有“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惟胡公。”的谚语。灵帝即位时,胡广年已八十,仍代为太傅,老死任上。熹平六年,灵帝感怀胡广的恩德,令胡广的学生蔡邕为恩师作〈胡公碑〉,以纪念胡广。内容记载胡广对汉朝的贡献,并且颂扬胡广的事迹必可永远流传而不可磨灭。后来“永垂不朽”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永远流传而不可磨灭。
指伟大精神和光辉业绩流传长久,永不磨灭
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魏书·高祖记下》
永远流传而不磨灭。《封神演义.第七四回》:“小将军丹心忠义,为国捐躯,青史简篇,永垂不朽。”也作“永传不朽”、“永存不朽”。近流芳百世,千古流芳
法语 éternisation
不朽 : 不磨灭,指长存于世:不朽的功勋|永垂不朽。
永远流传而不可磨灭。
语本汉.蔡邕〈胡公碑〉。
△“永垂竹帛”
朽,不能写作“污”。
“永垂不朽”和“永世长存”;都表示永远不消失的意思。都可用于人的精神和事迹。但“永世长存”适用于一切美好的人和事;“永垂不朽”仅用于人的精神和事迹。
典故或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邃古:远古。
昆后:后嗣、子孙。
《魏书.卷七.高祖纪下》:“远依往籍,近采时宜,作《职员令》二十一卷。事迫戎期,未善周悉,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封神演义》第七四回:“小将军丹心忠义,为国捐躯,青史简篇,永垂不朽。”
《三侠五义》第一九回:“将破窑改为庙宇,钦赐白银千两,香火地十顷,就叫范宗华为庙官,春秋两祭,永垂不朽。”
垂不朽
chuí bù xiǔ
犹“永垂不朽”。见“永垂不朽”条。汉.蔡邕〈胡公碑〉:“扬景烈,垂不朽,仰邃古,耀昆后。”(源)
永传不朽
yǒng chuán bù xiǔ
犹“永垂不朽”。见“永垂不朽”条。《艺文类聚.卷七九.灵异部下.神》引南朝梁.简文帝〈吴兴楚王神庙碑〉:“太守元景仲稽诸古典,于兹往烈,永传不朽。”
永存不朽
yǒng cún bù xiǔ
犹“永垂不朽”。见“永垂不朽”条。《三国志.卷八.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公孙度》裴松之注引《魏书》:“遗风余爱,永存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