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拿;继:继续连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工作等
殷之季君,亦奏斯乐。酒池肉林,夜以继日。(三国魏 阮籍《乐论》)
西周时期,周武王灭商不久就去世,他的儿子周成王姬诵继承王位,继位时才13岁,朝中大事全由他的叔父姬旦辅佐处理。周公旦为了西周的政权稳固,夜以继日地工作,打败了自己兄弟与商纣王儿子武庚勾结的叛乱,任劳任怨地辅佐朝政。
“夜以继日”就是以夜晚接续著白天的意思,是说用夜晚的时间来继续做白天未完成的工作。这句成语出于《孟子.离娄下》,孟子以上古圣王为例,说明他们治国、爱民的德政。夏禹是个厌恶美酒而喜好有意义、合理言论的人。商汤持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用人惟贤,因此任用贤人没有固定的常法。周文王把已经安定的人民,视同伤者,加以爱护,不敢劳动;追求正道,仿佛永远没有终止,不敢自满。周武王从不轻慢身边的臣子,也不会遗忘远方贤德的诸侯。周公想要兼备夏、商、周三代圣王的美德,以实施禹、汤、文、武四位贤王的德政。当发觉做的有与圣王不合的地方,就仰着头思考,白天想不出来时,夜晚就继续地思考,幸而想通了,就会高兴地坐等天亮,以便立刻施行。“夜以继日”被用来形容日夜不停,在《管子》和《庄子》书中都曾出现。《管子.禁藏》说:一般人之常情,都会趋利避害。商人通商时,总是夜晚接续著白天,以加倍的速度兼程赶路,是因为利益在前的缘故。其原文虽作“夜以续日”,其实就是“夜以继日”的意思。《庄子.至乐》说:地位尊贵的人夜以继日为献可替否而思量,对于养护自己的形体就有所疏忽了。
形容连续辛勤劳动
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语出《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表示夜晚接著白天,一直不歇息。《汉书.卷五○.郑当时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明旦,常恐不遍。”《大宋宣和遗事.利集》:“车驾入城,金人摽掠尤甚,小民号泣,夜以继日,凡七日。”也作“日以继夜”、“以夜继日”、“夜以继昼”、“夜以接日”。近焚膏继晷,通宵达旦
继日 : 1.连日。
夜以继日:汉语成语
夜以继日:日本2018年东出昌大主演电影
夜以继日是一个汉语成语。
释义: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语出《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
以夜晚接续白天,昼夜都不歇息。
#语或出《孟子.离娄下》。亦用来形容工作勤奋,日夜不停。
△“通宵达旦”
以,不能写作“已”。
“夜以继日”与“通宵达旦”有别:“夜以继日”多作“学习”、“工作”、“劳动”、“战斗”等状语;着重指精神。“通宵达旦”主要指时间;中心词较广泛。
典故或见于《管子.禁藏》、《庄子.至乐》。
禹:夏代开国君主。颛顼之孙,鲧之子,姓姒,号禹,生卒年不详。虞舜时因用疏导法治平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世称“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人民奉他的儿子启为君,开君主世袭之制。
恶旨酒:厌恶美酒。恶,音ㄨˋ。
汤:成汤,商的开国君主,生卒年不详。契之后,名履。初居亳,为夏方伯,专主征伐;夏桀无道,汤兴兵讨伐,放桀于南巢,遂有天下,国号商,在位三十年崩。
执中:持守中正之道。
立贤无方:任用贤才没有固定的常法。方,常也。
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详。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歧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归心,至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文王。
视民如伤:人民已安定,而视之犹若有伤。言文王爱民深切,不敢劳动。
而:通“如”,如同。此言道已至,望之犹未见,继续追求,不敢自满。
武王:即周武王。姓姬名发,生卒年不详。因商纣暴虐无道,乃率领诸侯讨伐,大战于牧野,败纣而有天下,都镐京。在位十九年崩,谥武。
不泄迩:不轻慢近贤。泄,狎。迩,近。
周公:?∼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辅佐武王灭纣有功,封于鲁。武王崩,又辅佐幼主成王,摄政,东征平定武庚、管叔、蔡叔之乱,归而制礼作乐,天下大治。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王。
以施四事:而推行禹、汤、文、武的德政。
“夜以继日”及“通宵达旦”都有整夜都不停止的意思。
“夜以继日”侧重于整天整夜不间断地工作;“通宵达旦”侧重于整个夜晚都在工作。
夜以继日 | 通宵达旦 | 例句 |
---|---|---|
○ | ㄨ | 为了抢救被压在废墟中的人,救难人员正∼、不眠不休地挖着土石。 |
ㄨ | ○ | 除夕之夜,大家∼地放鞭炮,一片喜气洋洋。 |
《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源)
《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
《大宋宣和遗事.利集》:“车驾入城,金人摽掠尤甚,小民号泣,夜以继日,凡七日。”
《明史.卷二六二.孙传庭列传》:“督工苛急,夜以继日,秦民不能堪。”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雪渔道:『本来可以奉陪,因为近来笔底下甚忙,加之夏天的扇子又多,夜以继日的应酬不下,实在腾不出工夫来。』”
以夜继日
yǐ yè jì rì
犹“夜以继日”。见“夜以继日”条。《吕氏春秋.先识览》:“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八.汪遵》:“家贫借书,以夜继日,古人阅市偷光,殆不过此。”
以日继夜
yǐ rì jì yè
犹“夜以继日”。见“夜以继日”条。《陈书.卷三三.儒林列传.郑灼》:“灼家贫,抄义疏,以日继夜,笔毫尽,每削用之。”
《镜花缘》第九二回:“妹子就用『黄昏』二字交卷,以记是日欢聚几至以日继夜之意。”
夜以接日
yè yǐ jiē rì
犹“夜以继日”。见“夜以继日”条。《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今齐国,丈夫耕,女子织,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
夜以继昼
yè yǐ jì zhòu
犹“夜以继日”。见“夜以继日”条。《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郅恽》:“昔文王不敢槃于游田,以万人惟忧。而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
隋.卢思道〈北齐兴亡论〉:“纵侈荒淫,不知纪极;甘酒耆音,夜 (以)继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