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连。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
宋 陈亮《送陈给事去国启》:“眷此设心,无非体国;然用舍之际,休戚相关。”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岂可委之荒野,任凭暴露,全无一点休戚相关之意。(元 石君宝《曲江池》第四折)
出处《国语·周语下》
“晋国有忧,未尝不成,有庆,未尝不恰……为晋休戚,不背本 也。”
释义“休”,喜“戚”,忧。是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喜忧相关、命运 相连。
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淖公周子,又叫姬周,年轻的时候曾因 受到族人晋厉公的排挤,不能留在国内,而客居到周地洛阳,在周朝 世卿襄公手下做事,周王的大夫单襄公很器重他,把他请到自己家 里,就像对待贵宾一样地招待他。 周子虽然年纪轻轻,却表现得十分老成持重。他站立的时候稳 稳当当,毫无轻浮的举动;看书的时候全神贯注,目不斜视,听人讲 话的时候恭恭敬敬,很有礼貌;自己说话时总是忘不了忠孝仁义;待 人接物时总是十分友善、和睦;他自己虽然身在周地,可是听说自己 的祖国晋国有什么灾难时就忧心忡忡;听说到晋国有什么喜庆的事 情时就非常高兴。所有这些表现,单襄公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认 为他将来一定大有前途,很有希望回到晋国去做个好国君。因此,单 襄公对周子更加关心、爱护。 不久,晋国国内果然发生了内乱,原来一直害怕失去权力而排 挤王室公子的晋厉公被杀死了。于是,晋国大夫就派人到洛阳来,把 周子接了回去,让他做了晋国的国君。
《国语.周语下》曾提到一段故事:孙周是晋襄公的曾孙,因为受到在位的晋厉公排挤,而避难到周王室,担任单襄公的家臣。他当时虽然年纪轻,但却为人忠厚,做事合于义理,即使远走他乡,对于晋国的一切仍然非常关心。听到晋国有不好的消息,总是跟着感到悲伤;而听到晋国有可喜的事情,心情也会跟着感到高兴。单襄公看得出来孙周是个才德兼备的青年,前途光明无限,因此在病重的时候,叮咛儿子单顷公说:“要好好善待晋国的公子,因为他虽然身处异乡,但却非常关心晋国的一切,不忘其本,自觉与晋国的荣辱安危互相关联。现在的晋厉公是个昏君,将来孙周一定会回国去接任国君,继承王位,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对待他。”后来,晋国发生叛乱,厉公被杀,孙周果然被迎回晋国,即位为晋悼公。后来“休戚相关”这句成语,当就从这里的原文“为晋休戚,不背本也”演变而出,形容彼此间的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彼此间的忧喜祸福互相关联。形容彼此关系十分密切
睠此设心,无非体国,然用舍之际,休戚相关。——宋· 陈亮《送陈给事去国启》
彼此间的关系密切,忧喜与共。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我想许多功臣,其中只有将军是天子的至亲,必然有个休戚相关之意,故请你来商量。”《镜花缘.第六回》:“今日大家既来祖饯,都是休戚相关之人,将来设有危急,岂有袖手之理?”也作“休戚相共”。近互相关注,息息相关,休戚相关,唇亡齿寒反漠不关心,漠不相关,痛痒无关,毫无关系
休戚 : 欢乐和忧愁;幸福与祸患: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休戚相关,荣辱共存。
相关 : 1.彼此关连;互相牵涉。2.互相关心。
彼此间的关系密切,忧喜与共。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我想许多功臣,其中只有将军是天子的至亲,必然有个休戚相关之意,故请你来商量。”《镜花缘》第六回:“今日大家既来祖饯,都是休戚相关之人,将来设有危急,岂有袖手之理?”也作“休戚相共”。
休,不能写作“修”。
“休戚相关”和“休戚与共”;都有“利害一致”的意思。“休戚相关”重在忧喜祸福的相互关联;“休戚与共”重在忧喜祸共同承受。
“休戚相关”及“休戚与共”都有彼此关系密不可分的意思。
“休戚相关”侧重于关联紧密;“休戚与共”侧重于同甘共苦。
休戚相关 | 休戚与共 | 例句 |
---|---|---|
○ | ㄨ | 人类的身体健康与大自然环境的干净与否,∼。 |
ㄨ | ○ | 个人和国家的命运是相连的,所以全国人民应该∼,同舟共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