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
唐·崔致远《萧遘相公书》之二:“仰干陶冶,敬托笺毫,始知调急声哀,唯愧词穷理尽。”
①《成语辞海》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作谓语、定语;指理亏
臣子之义,身非己有,词穷理尽,不敢求去。★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
1.谓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
无言以对,无理可论。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之二:“今者窃闻明诏,已察其实,而臣四上章四不允,臣子之义,身非己有,词穷理尽,不敢求去。”也作“词穷理绝”。
词穷 : 1.谓理屈而无话可说。
无言以对,无理可论。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劄子〉二首之二:“今者窃闻明诏,已察其实,而臣四上章四不允,臣子之义,身非己有,词穷理尽,不敢求去。”也作“词穷理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