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ī lì shǒu
霹靂手
霹靂手
指断案敏捷的人
《旧唐书·裴凗传》:“由是大知名,号为‘霹雳手’。”
作宾语、定语;指能吏
唐朝时期,年轻漂亮的裴琰之任同州司户参军,刺史李崇义看不起他,给他出难题,把州中积压多年的旧案数百件交给他,让他短期内判完。裴琰之很快判完,而且判词非常妥当。李崇义大吃一惊,从此刮目相看。裴琰之因此获“霹雳手”的美称。
1.断案的快手。 2.称能吏为"霹雳手"。 3.指才思敏捷﹐声名很大的人。
唐裴琰于高宗永徽时为同州司户参军,刺史李崇义因其年少,瞧不起他,故意将积年旧案百件,交由裴琰尽速办理。裴琰在短时间内,迅速办完,且判词允当,让刺史李崇义大惊不已。见《旧唐书.卷一○○.裴漼传》。后比喻人才思敏捷,果敢决断。如:“张经理是公司有名的霹雳手,无论再棘手的案子,只要到了他手里,总能快速解决。”
霹雳 : 新解释:“怎么会有这么霹雳的消息嘛!”感谢编剧琼瑶阿姨的《情深深雨蒙蒙》,是网络“霹雳“者给被“霹”者一种非一般的震撼效果。“霹雳”比“雷”更有创意,更传神。 传统解释:暴雷声:雷霆霹雳|弓如霹雳弦惊。
手 : 手shǒu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手(开始做,››
成语资料
【成语】霹雳手
【注音】pī lì shǒu
【解释】指断案敏捷的人。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能吏
【结构】偏正式
【同韵词】面朋口友、酒肉朋友、章台之柳、竹马之友、出乖露丑、寓言十九、出入相友、赞不容口、貂裘换酒、山行海宿
【年代】古代
唐裴琰于高宗永徽时为同州司户参军,刺史李崇义因其年少,瞧不起他,故意将积年旧案百件,交由裴琰尽速办理。裴琰在短时间内迅速办完,且判词允当,于是声名大噪,博得“霹雳手”之名。见《旧唐书.卷一○○.列传.裴漼》。后喻指才思敏捷,决断果敢的人。如:“张经理是公司有名的霹雳手,无论再棘手的案子,只要到了他手里,总能快速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