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暗想自己已是五日京兆了,乐得卖个人情与袁伯珍。(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三回)
西汉时期,平通侯杨恽居功自傲被判死刑,与杨恽有关的官员几乎都被停职。他的朋友京兆尹张敞因为受汉宣帝的信任暂时没有停职,张敞的手下絮舜听说张敞即将停职,说他是“五日京兆”而拒绝办公,张敞在下任之前严惩絮舜。
“京兆”,“京兆尹”的简称,是古代京师地区的行政长官。“五日京兆”指只能再做五日的京兆了,出自于《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根据记载,汉宣帝时,京师长安人口众多,龙蛇杂处,以致于治安不好。宣帝听闻张敞颇有才能,赏罚分明,嫉恶如仇,所以请他来担任“京兆尹”的职务,也就是京师的最高行政首长,几年下来使长安的治安改善许多。但后来他的好友杨恽因触怒宣帝被判死刑,与杨恽交好的人几乎全受牵连,被免去官职,只有张敞因为受到宣帝赏识,一直未受处分,安然在位。有一天,张敞派一名叫絮舜的捕官去办案,絮舜心想张敞迟早会受到连累被免官,竟然不肯听命,还在上班时间私自回家休息。有人劝他不要这样,他居然说:“我已为张公尽了不少力,他现在只剩五日京兆可当了,为何还要帮他办事?”这些话传到张敞的耳朵里,立刻将絮舜逮捕入狱,并判处死刑。絮舜所说的“五日京兆”是他认为张敞不久后会被免官,因此他当京兆的时间不多了,比喻即将去职。后来“五日京兆”被用来比喻任职时间不久或没有长远打算。
西汉张敞为京兆尹(官名),将被免官,有个下属知道了不肯为他办案,对人说“他不过做五天的京兆尹就是了,还能办什么案子”,后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将要离职
汉京兆尹张敞,因杨恽案受牵连,使贼捕掾絮舜以为张敞即将免官,不肯为张敞办案,曰:“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见《汉书.卷七六.张敞传》。后比喻任职不能长久者。《官场维新记.第一三回》:“暗想自己已是五日京兆了,乐得卖个人情与袁伯珍。”
五日 : 1.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2.谓任职不会长久。即将去职。
京兆 : 1.见"京兆尹"。
五日京兆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因以比喻任职时间不会长,或凡事不作久长打算。出自《汉书》卷七十六。
京兆,京师地区的行政长官。“五日京兆”指只能再做五日的京兆了。比喻即将去职。语出《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后用以比喻任职时间不久或没有长远打算。
“忘恩负义”
敞:张敞(?∼西元前47),字子高,西汉京兆杜陵人。宣帝时任太中大夫,以违大将军霍光意旨,出为函谷关都尉。后宣帝召为京兆尹,政绩佳,为帝所赏识之。友杨恽罪诛,敞免归。数月后复起为冀州刺史,息盗贼。元帝欲为左冯翊,病卒。
《汉书.卷七六.赵尹韩张两王传.张敞》:“人或谏舜,舜曰:『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源)
宋.赵鼎臣〈与赵伯山书〉:“时可投劾勇去,顷刻不可留,虽子磐亦自谓五日京兆也。”
明.李开先〈蒲汀李尚书传〉:“恒言谓:『百年到手是功名。』当时如不固辞,虽如五日京兆亦可也。”
《醒世姻缘传》第九四回:“(狄希陈)又忘记了自己是个纳粟监生,误认了自己是个三甲进士;乔腔怪态,作样妆模,好不使人可厌!只是五日京兆,人也没奈他何。”
《官场维新记》第一三回:“暗想自己已是五日京兆了,乐得卖个人情与袁伯珍。”
五日尹
wǔ rì yǐn
即“五日京兆”。见“五日京兆”条。唐.卢照邻〈哭金部韦郎中〉诗:“金曹初受拜,玉地始含香;翻同五日尹,遽见一星亡。”
五日尹京
wǔ rì yǐn jīng
即“五日京兆”。见“五日京兆”条。宋.周必大〈程泰之昨有金带银章之句……两日复得其诗亦再次韵〉诗:“五日尹京非细事,四时仕宦固多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