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汉 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当唯义是务,唯国是康。何者?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配合
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刚烈与柔顺相互弥补,柔硬兼施,恩威并用
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罗贯中《三国演义》
刚强与柔和二种手段互相调剂、配合。《三国演义.第七一回》:“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也作“刚柔并济”。
刚柔 : 1.阴阳。2.昼夜。3.强弱。4.犹宽严。
相济 : 1.互相帮助﹑促成。2.互相调济。
刚柔相济是一个汉语词汇,是道家哲学,意思是刚强的和柔和的相互补充,使恰到好处。出自 《周易·蒙》:“刚柔节也。”
刚强与柔和二种手段互相调剂、配合。《三国演义》第七一回:“凡为将者,当以刚柔相济,不可徒恃其勇。”也作“刚柔并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