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主语、谓语、状语;含贬义
我以为法律上的许多罪名,都是花言巧语,只有一语以包括之,曰:可恶罪。(鲁迅《而已集 可恶罪》)
张生喜欢莺莺,他写一封情书托莺莺的丫鬟红娘偷偷带给莺莺。莺莺假装生气给张生回信,实际是暗中约他月下偷偷私会。红娘看出其中的破绽,故意装作不愿送信。崔莺莺只好花言巧语骗红娘给她送信。
《论语》里曾记载孔子的一段话:“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话说得很动听,脸色装得很和善,可是一点也不诚恳,这不是仁的表现。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与学生讲解这段话时,解释说:“做任何事都要有诚心,没有诚心便是不仁。说话动听、和颜悦色,本来就应该这样,而且也不害事,但如果为了取悦别人而不诚心的话,那是不可以的。”“巧言”二字有人解释为说话不诚恳,朱熹告诉学生说:“依我之见,巧言是指虚假好听的话,今天有不少读书人舞文弄墨,妙笔生花,但写的尽是些言不及义的文章,就是所谓的巧言,也就是『花言巧语』。”朱熹用“花言巧语”来解释《论语》里的“巧言”二字,后来“花言巧语”就被用来形容虚假而动听的言语。
动听而虚假的话
受了推销员的花言巧语的欺骗
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在他应明确、坚决的地方,他却花言巧语起来
形容虚假而动听的言语。《红楼梦.第六九回》:“休信那妒妇花言巧语,外作贤良,内藏奸狡。”《文明小史.第五三回》:“秦凤梧听了王明耀这番花言巧语,不觉笑将起来。”也作“花说柳说”、“巧语花言”。
此张专辑除了保有她们2位青春、亮眼、俏丽的个人风格外,即将满18岁的她们还多了一份美丽与性感, 在音乐风格上也是多元化的演绎,有视觉性的快歌,有打动人心的情歌,更有她们带动风潮的特殊歌曲 Sweety。
花言巧语是一个成语,
拼音: huā yán qiǎo yǔ
释义: 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出自于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花言巧语,指皂为白。”
形容虚假而动听的言语。语出《朱子语类.卷二○.论语.学而篇》。
“甜言蜜语”
花,不能写作“华”。
“花言巧语”和“甜言蜜语”;都可表示用动听的话骗人。但“花言巧语”着重于“花”;可以迷惑人;“甜言蜜语”着重于“甜”;由于动听而使人迷惑。
某:自称语。此指朱熹(西元1130∼1200),字元晦,后改字仲晦,晚号晦翁,又号晦庵、紫阳。宋婺源人,侨寓建州。累官宝文阁待制,卒谥文,后世尊称朱子或朱文公。其学以居敬穷理为主,集宋代理学之大成。
举子:被荐举应试的士子。
“花言巧语”及“甜言蜜语”都指动听的话。
“花言巧语”具虚伪义,适用对象较广;“甜言蜜语”较中性,多用于描述爱情的场合。
花言巧语 | 甜言蜜语 | 例句 |
---|---|---|
ㄨ | ○ | 她就这样被他的∼说动了,终于点头答应了婚事。 |
○ | ㄨ | 金光党利用人性贪的弱点,∼骗走许多人毕生的积蓄。 |
《朱子语类.卷二○.论语.学而篇》:“据某所见,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便是。”(源)
宋.无名氏〈失调名.月到中秋偏莹〉词:“谁花言巧语、胡厮胫。我只道、尔是照人孤眠,恼杀人,旧都名业镜。”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谁听你花言巧语,我这里寻根拔树。”
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是你辱门败户先自歪,做的来漏虀搭菜,把花言巧语枉铺排。”
明.无名氏《白兔记》第一六出:“这是刘穷的骨血,过了三朝满月,你把花言巧语,哄那小厮,抱在手中,把他撇在荷花池内淹死了,绝其后患。”
《红楼梦》第六九回:“休信那妒妇花言巧语,外作贤良,内藏奸狡。”
巧舌花唇
qiǎo shé huā chún
犹“花言巧语”。见“花言巧语”条。明.沈采《千金记》第四七出:“你这小人,怎生出巧舌花唇,累他进退两难存。”
巧言花语
qiǎo yán huā yǔ
即“花言巧语”。见“花言巧语”条。《崇祯本金瓶梅》第七五回:“好个说嘴的货,我听不上你这巧言花语,可可儿就是热着我来!”
巧语花言
qiǎo yǔ huā yán
即“花言巧语”。见“花言巧语”条。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
明.梁辰鱼《浣纱纪》第三二出:“你这等小小年纪,那里去学这些巧语花言,可恶可恶!”
花唇巧舌
huā chún qiǎo shé
犹“花言巧语”。见“花言巧语”条。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诈语,花唇巧舌,信口支持。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劈两,责状招实。”
花嘴花舌
huā zuǐ huā shé
犹“花言巧语”。见“花言巧语”条。《石点头.卷四.瞿风奴情愆死盖》:“那凤奴年已一十五岁,已解人事,见孙三郎花嘴花舌,说着浑话,把娘一扯说道:『进去进去,可恨这后生,在那里调嘴,我们原不该出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