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
《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抉择
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1.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
重视根本,压抑枝末。古以农为本,故指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司马芝传》:“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元史.卷九三.食货志一》:“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
崇本 : 1.崇尚根本。2.特指重视农业。详"崇本抑末"。
抑末 : 1.谓抑制商贾。2.《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埽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言子夏弟子,但对宾客﹑修威仪礼节之事则可,然此但是人之末事耳,不可无其本。"后因以"抑末"指末事。
重视根本,压抑枝末。古以农为本,故指重视农业,抑制工商业。《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司马芝传》:“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元史.卷九三.食货志一》:“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