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气势汹汹的样子
书中攻击杨朱、墨翟两派,辞锋咄咄逼人。(朱自清《经典常谈 四书第七》)
东晋文学家顾恺之到殷仲堪家中做客,恒温的儿子恒玄也在,三人高兴抽签玩文字游戏,就“危”字他们说道:“矛头淅米剑头炊”、“百岁老翁攀枯枝”、“井上辘轳卧婴儿”,殷仲堪部下参军咄咄逼人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1)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时论咄咄逼人,一身利害不足言。——宋· 朱熹《答方宾生书》
(2) ∶形容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咄咄,本为惊惧之声,后用来表示气势很盛。咄咄逼人指盛气凌人,使人惊惧。晋.王羲之〈杂帖三〉:“十一月四日右将军会稽内史瑯琊王羲之敢致书司空高平郗公足下:……献之字子敬,少有清誉,善隶书,咄咄逼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次复作危语……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近气燄万丈,盛气凌人反平易近人,屈己从人
法语 agressif, d'un air menacant, adopter une attitude hardie et provocante, sortir ses griffes
咄咄 : 叹词,表示惊诧或感叹:~怪事ㄧ~称奇。
逼人 : 1.给人以威胁。2.侵袭肌体。
(一)咄咄,本为惊叹之声。逼人,情势逼人。“咄咄逼人”本形容情势险恶逼人,使人畏惧的意思。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用“咄咄逼人”形容言语凌厉,气势逼人。
“盲人瞎马”、“盛气凌人”
(二)形容诗文字画等的气势逼近或超越前人的作品,令人敬畏。※#语或出晋.卫铄〈与释某书〉。
“咄咄逼人”和“盛气凌人”;都能形容气势汹汹;使人难堪。但“咄咄逼人”的应用范围广;不限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盛气凌人”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同样用于人;“咄咄逼人”可修饰“目光”、“气势”等;“盛气凌人”不能。
桓南郡:桓玄(西元369∼404),字敬道,袭爵南郡公,东晋谯国龙亢人。安帝隆安二年,兖州刺史王恭和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玄响应。安帝元兴二年执掌朝政,称帝,国号楚。后为刘裕、刘毅起兵讨伐,玄兵败西逃,为益州兵所杀。
殷荆州:殷仲堪(?∼西元399),东晋陈郡长平人。能清言,善属文。与王恭共起兵,桓玄响应。后中朝廷离间计,与桓玄一战兵败,被逼自杀。
语次:交谈告一段落。次,停止。
了语:一种类似“联句”的文字游戏,指说到尽头,了无余义的话。
顾恺之:西元341∼402,字长康,小字虎头,晋无锡人。博学有才气,善绘画,有才绝、艺绝、痴绝三绝之称。多作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动物、山水等。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图”最有名。其所作“维摩诘像”,为最早出现于壁画上的佛像。
旒旐:音ㄌㄧㄡˊ ㄓㄠˋ,出殡时在灵柩前引路的招魂幡。
危语:类似“了语”的文字游戏,以危险的事为主题,令人闻而生畏的话。
辘轳:利用滑轮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用具。古人常于井上立架置轴,贯以长木,缠绠其上,下悬汲水用的桶,用手转动嵌于长木一端的曲柄汲水。
参军:东汉置,掌参谋军务。至隋唐时兼为郡官。
咄咄:惊叹声。
眇目:瞎了一只眼。眇,音ㄇㄧㄠˇ。
典故或见于晋.王羲之〈杂帖〉。
卫:卫铄(西元272∼349),字茂猗,东晋河东安邑人,汝阴太守李矩妻。工书法,尤擅隶书,师法钟繇。王羲之少时曾跟他学书法。
王逸少:王羲之(西元321∼379),字逸少,王导之姪,晋临沂人,后南迁为会稽人。尝为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善书法,所写草隶,冠绝古今,以〈兰亭集序〉、〈乐毅论〉等为最,后人称为“书圣”。
洞精:流利精妙。
遒媚:形容书法秀美而强劲有力。遒,音ㄑㄧㄡˊ。
“咄咄逼人”及“盛气凌人”都有气势逼人的意思。
“咄咄逼人”适用于人、事、物,侧重于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专用于人,侧重于傲慢自大。
咄咄逼人 | 盛气凌人 | 例句 |
---|---|---|
○ | ㄨ | 被你这样∼地逼问,他就更慌了。 |
ㄨ | ○ | 你是老板的儿子,待人处世就应该更谦虚有礼,千万不要∼。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源)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一九.中兴诸贤.陆放翁》:“陆放翁诗,本于茶山,故赵仲白题曾文清公诗集云:『清于月出初三夜,澹似汤烹第一泉。咄咄逼人门弟子,剑南已见一灯传。』『剑南』,谓放翁也。”
清.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下:“御史好弄笔墨,咄咄逼人,实有令人生厌处。”
清.陈夔龙《梦蕉亭记》卷二:“稿中有句云:『某亦曾近侍三天,忝居九列,岂能俯首王瞿,比肩于孙』等语。笔锋犀利,咄咄逼人,犹是当日讲筵气概。”
晋.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笔势洞精,字体遒媚。”(源)
晋.王羲之〈杂帖〉:“献之字子敬,少有清誉,善隶书,咄咄逼人。”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太原王蒙,晋司马徒左长史,能草、隶。子修,瑯琊王文学,善隶、行,与羲之善,故殆穷其妙;早亡,未尽其美。子敬(王献之)每省修书,云:『咄咄逼人。』”
逼人咄咄
bī rén duò duò
即“咄咄逼人”。见“咄咄逼人”(一)。宋.章甫〈六言〉诗其六:“儿女逼人咄咄,交朋笑我悠悠。幸逢边塞无事,但愿山田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