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正正规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3回:“李逵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三拜,心中想道:‘阿也!少了一拜!’”
作定语、状语;用于有序的事物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端端 : 1.端正;不倾斜。《鹖冠子.泰鸿》:"夫物之始也倾倾,至其有也録録,至其成形端端王王。"陆佃解:"端端,倾倾之反。"引申为纯正。2.庄重。3.刚刚;恰恰。
正正 : 1.整齐貌。2.恰好,正好。
端端正正是一个词语,形容站、坐姿端正,不歪斜。
极端正的样子。《红楼梦》第六回:“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文明小史》第四六回:“无意中望玻璃里面一觑,见一个人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捏着笔写白折子上的小楷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