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并不好。虚:空;表:外表。
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虚有其表耳!’”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表面看上去他挺精明的,可实际上却是虚有其表,什么事也办不好。
唐玄宗很器重工部侍郎苏廷硕,因为他为人正直而又很有学问,便命英俊潇洒的萧嵩起草任命苏廷硕为宰相的诏书。唐玄宗让萧嵩将“国之宝”改动一下避苏廷硕父亲苏之的名讳,萧嵩不敢乱改,气得唐玄宗骂萧嵩真是虚有其表。
根据唐代的郑处诲在《明皇杂录》中记载,唐玄宗时中书舍人萧嵩,长得高大,留着胡子,相貌英伟俊秀。有一天晚上,萧嵩被唐玄宗临时召见,要他草拟一道任命苏颋为宰相的诏书。萧嵩写好后呈给玄宗过目,文中以“国之瓌宝”一词称赞苏颋,但“瓌”字是苏颋父亲的名讳,于是玄宗要求萧嵩当场更改。萧嵩又急又害怕,流了一身汗,久久不能下笔。过了好一会,玄宗走到萧嵩身边观看,看到他只将“瓌”字改成“珍”字,其余的都没改。等萧嵩退下后,玄宗把草稿扔在地上,说:“萧嵩只是外表长得好看罢了!根本没有什么内涵。”后来“虚有其表”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空有华丽的外表,却无实际的内涵。
唐中书舍人萧嵩长大多髯。玄宗欲以苏颋为相﹐命嵩起草诏书。既成﹐不中玄宗之意﹐掷其稿于地﹐曰:"虚有其表耳。"事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后因称徒有外表没有实学为"虚有其表"。
语出唐.郑处诲《明皇杂录》:“玄宗常器重苏颋,……夜召萧嵩草制,……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后用以形容空有华丽的外表,却无实际的内涵。《旧五代史.卷五八.唐书.崔协传》:“协器宇宏爽,高谈虚论,多不近理,时人以为虚有其表。”近徒负虚名,外强中干,鱼质龙文反表里如一,名副其实
形容空有华丽的外表,却无实际的内涵。语出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华而不实”
其,不能写作“奇”。
上:李隆基(西元685∼762),唐代的中兴君主。英武有才略,开元时期文治武功鼎盛,世称为“开元之治”。天宝后,宠爱杨贵妃,用李林甫、杨国忠为相,导致安禄山之乱,避难奔蜀,肃宗即位于灵武,尊为太上皇,死后庙号玄宗。
嵩:萧嵩(?∼西元749),唐朝人。长大多髯,貌伟秀。玄宗时曾任中书舍人。
移时:一会儿。
前:向前走。
草:草稿。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曰:『虚有其表耳。』左右失笑。”(源)
《旧五代史.卷五八.唐书.崔协列传》:“协器宇宏爽,高谈虚论,多不近理,时人以为虚有其表。”
《旧五代史.卷一二三.周书.安叔千列传》:“叔千鄙野而无文,当时谓之『安没字』,言若碑碣之无篆籀,但虚有其表耳。”
《聊斋志异.卷一一.嘉平公子》:“妾初以公子世家文人,故蒙羞自荐。不图虚有其表!以貌取人,毋乃为天下笑乎!”
徒有其表
tú yǒu qí biǎo
即“虚有其表”。见“虚有其表”条。《官场现形记》第二七回:“一个人只会吃饭,不会做别的,就叫做『饭桶』。『金漆饭桶』,大约说徒有其表,面子上好看,其实内骨子一无所有。”
空有其表
kōng yǒu qí biǎo
即“虚有其表”。见“虚有其表”条。清.沈起凤《谐铎.卷三.镜戏》:“仆以君有胆力,故来一窥梗概,不谓空有其表,直一无胆懦夫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