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遮掩;弥:更加;彰:明显。要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暴露得更加明显。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与其欲盖弥彰,倒不如自己先认了。(闻一多《画展》)
春秋时期,齐国大臣崔杼谋杀齐庄公,为掩盖自己的罪行,强令记载历史的太史把齐庄公的死写成病死的,正直的太史如实记下“弑君”事实,崔杼杀了太史,太史的两个弟弟也是如此被杀害,结果弑君之罪没有掩盖,反而非常清楚暴露出来。
孔子的《春秋》,在鲁昭公三十一年记载了一条史事:“冬,黑肱以滥来奔。”《左传》对这条记载作了这样的阐释:鲁昭公三十一年冬天,邾国人黑肱带着滥城投奔鲁国。按《春秋》的笔法,原本地位低下的人和枝微末节的事情并不值得记载,这则史事会被记录下来是因为关系到鲁国的国土变动。君子说:“出名不可以不慎重,就像黑肱,虽然他带着土地投奔鲁国,是为了求生存而非求出名,但是被史书记录下来,反而留下坏名声。所以君子在行动时会想到礼,在做事时会想到义,不会为了利益违背礼,也不会作出不义的事后,才感到愧疚。有的人想追求名声,《春秋》却不加记载,有的人想要掩饰,反而被明白地记了下来,这是为了惩罚不义之人。”后来“欲盖弥彰”这句成语,就从原文“欲盖而名章”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想要掩饰过失,反而使过失更加明显。
想隐藏坏事或过失的实情,但却更加暴露
语本《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想要遮盖掩饰反而更加显明。如:“大家原本只是怀疑他而已,但他忙于辩解的样子反而是欲盖弥彰,不打自招。”也作“欲盖弥章”。
形容想要掩饰过失,反而使过失更加明显。语本《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弥,不能写作“狝”;“彰”不能写作“障”或“章”。
回:违反。
疚:音ㄐㄧㄡˋ,惭愧后悔。
章:表扬、显扬。
宋.徐铉〈筠州刺史林延皓责受制〉:“证据明具,词理俱穷,殊不省非,更为文过,谓竞厮养,为欺以对,狱官为羞,欲盖弥彰,侮我何甚!”
《资治通鉴.卷一九六.唐纪一二.太宗贞观十六年》:“陛下临朝,常以至公为言,退而行之,未免私僻。或畏人知,横加威怒,欲盖弥彰,竟有何益!”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刑部.戊戌谤书.闺鉴图说跋》:“人谓吕因败露难容,乃上忧危一疏,号泣朝门,无乃欲盖而弥彰。”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三.槐西杂志三》:“谁呼汝为鬼魅?而先辨非鬼非魅也,非欲盖弥彰乎?”
欲盖弥章
yù gài mí zhāng
犹“欲盖弥彰”。见“欲盖弥彰”条。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三.晋明帝》:“怙慝而欲盖弥章,不学于君子之道,虽智弗庸也。”
欲盖弥着
yù gài mí zhù
犹“欲盖弥彰”。见“欲盖弥彰”条。《明史.卷二三○.蔡时鼎列传》:“貌退让而心贪竞,外包容中而忮刻。私伪萌生,欲盖弥着。”
欲盖而彰
yù gài ér zhāng
犹“欲盖弥彰”。见“欲盖弥彰”条。《隋书.卷八五.宇文化及等列传.序》:“昔孔子修《春秋》,而乱臣贼子知惧,抑使之求名不得,欲盖而彰者也。”
明.刘基《郁离子.元豹》:“呜呼!世有欲盖而彰,欲抑而扬,欲揜其明而播其声者,不亦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