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珍贵的东西。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宋 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珍视喜爱
行至堂阜,鲍叔牙先在,见夷吾如获至宝。(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1) 好像得到了最珍贵的宝物一样高兴。形容对所得的东西十分珍爱
兰荪正在着急,看了一看,如获至宝。—— 清· 李汝珍《镜花缘》
(2) 亦作“如获至珍”
好像得到最珍贵的宝物。比喻喜出望外。宋.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镜花缘.第八七回》:“紫芝趁空写了一个纸条,等兰荪走过,暗暗递了过去。兰荪正在著急,看了一看,如获至宝。”也作“如获珍宝”。近大喜过望,喜出望外
至宝 : 1.最珍贵的宝物。
如获至宝是一个汉语词语,
拼音是rú huò zhì bǎo,
意思是表面指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其实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好像得到最珍贵的宝物。比喻喜出望外。宋.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镜花缘》第八七回:“紫芝趁空写了一个纸条,等兰荪走过,暗暗递了过去。兰荪正在着急,看了一看,如获至宝。”也作“如获珍宝”。
至,不能写作“质”。
“如获至宝”和“大喜过望”都表示非常高兴。但“如获至宝”多是强调得到某种事物或人之后的高兴心情;富有比喻色彩;而“大喜过望”表示听到某事或得到某物之后的高兴心情;不含比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