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网】-优秀的文字文化查询网站。
字典
  • 字典
  • 词典
  • 成语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当前位置:成语词典网 > 权宜之计的意思
quán zhī

权宜之计

成语权宜之计的知识

● 权宜之计的解释

权:姑且、暂且。宜:适宜。计:计谋、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 权宜之计的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王允传》:“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 权宜之计收录于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 权宜之计的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事情

● 权宜之计的例句

自成心中认为成立娘子军只是一时权宜之计,往后怎么个办法,他还没有想妥当。(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五章)

● 权宜之计的故事

东汉时期,军阀董卓废汉少帝另立9岁的汉献帝,掌握朝政,胡作非为。司徒王允献美女貂禅,利用吕布杀死董卓,王允见祸害已除,做事也不循权宜之计,同手下人渐渐疏远,结果让董卓的部将李傕等杀回长安,赶走吕布,杀死王允。 【示例】自成心中认为成立娘子军只是一时权宜之计,往后怎么个办法,他还没有想妥当。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五章 【成语例句】 ◎ 用户越多,越应该搞好服务工作,决不能没活干的时候想起用户;活多了的时候忘了用户,把为用户服务当做谋饭吃的权宜之计。 ◎ 这种把为用户服务看做权宜之计的倾向是和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不相容的。 ◎ 中共香河县委在肃清"左"的错误影响时认识到,与党外人士合作,共同管理国家大事,是党的优良传统,是由我们国家的根本制度决定的,不是权宜之计。 ◎ 那个留着一把板刷胡子的壮年伍长听到老年士兵的申请,再看看天色,几乎是看不到到了什么时候,也许该收工了,也许还可以站一个时辰的岗,然而特殊的职业碰到特殊的天气情况,便也只好实行权宜之计。

● 权宜之计的典故

据《后汉书.卷六六.陈王列传.王允》载,王允为东汉末年的大臣,灵帝时任豫州刺史,参与讨伐黄巾起义军。灵帝死后,董卓引兵进京师,诛杀宦官,废少帝,立献帝,弑太后,自立为太师,掌握了主政大权。当时王允对董卓假意奉承,再加上他本就有的内政才能,于是被任为三公之一的司徒。董卓迁都长安后,王允以貂婵行美人计,策动吕布杀死了董卓。董卓死后,王允一改以前屈己从人的低姿态,完全显露出个性中原有的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史书对他的描述为“性刚疾恶,……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也因为他为人处事极为严厉,事事循理,不知变通,所以下属都不太亲近他。不久,董卓的旧部李傕等人攻入长安,王允被杀。后来“权宜之计”被用来比喻因应某种时机而暂用的计谋。

● 权宜之计的意思

亦作“权宜之策”。

因应某种时机而暂用的计谋。《后汉书.卷六六.王允传》:“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我叫你去,不过权宜之计,如何却做出这般没天理事体。”反百年之计

● 权宜之计的释义

权宜,暂时变通的处置。“权宜之计”指因应某种时机而暂用的计谋。语出《后汉书.卷六六.陈王列传.王允》。

● 权宜之计的辨形

计,不能写作“记”。

● 权宜之计的典源

《后汉书.卷六六.陈王列传.王允》


允性刚棱疾恶,初惧董卓豺狼,故折节图之。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每乏温润1>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2>之。

〔注解〕

温润:温柔润泽。

附:亲近。

● 权宜之计的辨识

反义成语

百年大计、长久之计

● 权宜之计的书证

《后汉书.卷六六.陈王列传.王允》:“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源)

《晋书.卷五六.江统列传》:“此盖权宜之计,一时之势,非所以为万世之利也。”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他也着急,恐怕我来回话,姐姐不信,疑是一时权宜之计,哄上轿的说话,故此拿出这戒指来为信。”

《明史.卷八三.河渠志一》:“今秋水洊至,横溢为灾。权宜之计,在弃故道而就新冲;经久之策,在开泇河以避洪水。”

《醒世恒言.卷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我叫你去,不过权宜之计,如何却做出这般没天理事体!”

《清史稿.卷一二二.食货志三》:“万一嬴绌不齐,惟有起剥盘坝,或酌量截留,为暂时权宜之计,断不可轻议更张。”

● 权宜之计参考词语

权宜之术

ㄑㄩㄢˊ ˊ ㄕㄨˋ

quán yí zhī shù

即“权宜之计”。见“权宜之计”条。

《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如今忽换我去,必然疑心。……若得贤弟亲迎回来,成就之后,不怕他闲言闲语。这是个权宜之术。”

成语宝刀未老文字的意思
成语权宜之计图片
按成语首字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