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昂:精神饱满。形容人精神饱满,风度不凡。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阿英《戎行兼言艺文事》:“陈毅同志体魄魁梧,器宇轩昂。”
此处所列为“气宇轩昂”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气宇轩昂”系由“气宇”与“轩昂”二词语组合而成。“气宇”见于晋.王隐《晋书》,称三国时吴国大臣薛莹的儿子薛兼“清素有器宇”。“器”原本是器皿的总称,引申为度量、气量之意,而“宇”本屋宇之称,借指人的气质、风度。意思是说薛兼品德高洁,仪表堂堂,气度非凡。“轩昂”则见于《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孙坚传》,叙述东汉末年,边章、韩遂等人在凉州作乱,当时任中郎将的董卓讨伐不力,朝廷只好另派张温和孙坚前去平乱。董卓不但打仗没有尽力,又对张温的召见傲慢无礼;孙坚看不过去,便对张温数责董卓三项罪状:对上不敬、没有尽忠职守,又“轩昂自高”、态度傲慢,因此建议以军法处斩。“轩”、“昂”都有“高”的意思,在此形容董卓高傲无礼的态度;后也用来形容人气度不凡。“气宇轩昂”合用后,多用来形容神采飞扬,气度不凡。
形容气概﹑风度不凡。
形容人的神采奕奕,气度不凡。《三国演义.第三六回》:“只见一人侍立于侧。玄德视其人器宇轩昂。”《隋唐演义.第七八回》:“观卿器宇轩昂,门庭雅饬,定然佳士。”也作“气宇轩昂”、“轩昂气宇”。
器宇 : 1.亦作"器?"。2.度量;胸怀。3.仪表;气概。
器宇轩昂,汉语成语,释义为形容人的气质、风度出众,不同一般。出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视其人器宇轩昂,因问泌曰:“此何人?”
义参“气宇轩昂”。见“气宇轩昂”条。
此处所列为“气宇轩昂”之典源,提供参考。
莹:薛莹(?∼西元282),字道言,三国吴沛郡人。初为秘府中书郎,后为散骑中常侍。孙皓立,为左执法,迁选曹当书,领太子太傅。后因事下狱,徒广州。因其博学善文,复召为左国史。吴亡入晋,为散骑常侍。
上国:春秋时南方吴、楚等国对中原诸侯的尊称。
卓:董卓(?∼西元192),字仲颖,汉临洮人。桓帝时,官羽林郎。灵帝时,为前将军。灵帝崩,引兵至京师,诛宦官,废少帝,立献帝,弑太后,自为太师,淫乱凶暴,袁绍等因而起兵讨伐。后为吕布所杀。
稽留:耽搁、延滞。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道此人必来游说。”
《歧路灯》第九二回:“靠背一倚,梦见回到家乡,只见一人器宇轩昂走来,却是孝移族叔。”
气宇轩昂
qì yǔ xuān 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