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也比喻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
《好逑传》第五回:“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被铁公子拦住,便七嘴八舌地乱嚷。”
①《成语辞海》 ②《汉语成语源流大词典》 ③《汉语成语大辞典》 ④《中国成语大辞典》 ⑤《商务成语大词典》 ⑥《远流活用成语辞典》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人
老师的话刚说完,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在汉语中,使用七和八组成的词语相当多,除“七嘴八舌”外,另如“七上八下”、“七零八落”、“七折八扣”、“七扯八扯”等,是汉语中常见的组合,都有点杂乱的意思。出现“七嘴八舌”较早的文献,如明代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卷二下》有一阕〈仙桂引〉,标题为〈思归〉的曲,是讲作者想归隐的心境。其中有几句:“猛想起冷清清竹篱茅舍,翠巍巍青山绿野,静沉沉洞府岩穴。静沉沉洞府岩穴,收拾起万绪千头,脱离了七嘴八舌。”大意是说回想起自己当赶快脱离官场是非,归隐到那青山绿野的茅舍,虽是冷清、静沉,却可以省却多少烦恼,避开那人多嘴杂的是是非非。后来“七嘴八舌”可能就是出自此处,用来形容人多口杂,议论纷乱。
人多嘴杂,其说不一
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被铁公子拦住,便七嘴八舌的乱嚷。—— 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
形容人多口杂,议论纷乱的样子。《平妖传.第八回》:“慈长老被众僧七嘴八舌,气得开口不得,回到房中落了几点眼泪。”《红楼梦.第九○回》:“送点子东西没要紧,倒没的惹人七嘴八舌的讲究。”也作“七嘴八张”。近七言八语,人多口杂
德语 durcheinander reden
法语 parler tous en même temps
七嘴八舌:成语
七嘴八舌:娄艺潇演唱歌曲
七嘴八舌(qī zuǐ bā shé)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多嘴杂,其说不一。也形容饶舌,多嘴。出处《灌园记·淖齿被擒》:“将军虽不说,只怕军人们七嘴八舌要讲开去,怎生是好?” 清 袁枚 《牍外馀言》:“故 晋 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嘲,皆由於心之大公也。” 张天翼 《谭九先生的工作》:“人家忙得要死,吃了茶就要有事去,你倒在这里七嘴八舌!”
现代语:话说多了,表示听众很烦 。只顾自己表达观念,没有顾及旁人的感受。
形容人多口杂,议论纷乱。 语或出明.冯惟敏〈仙桂引.想当年怕盘弄这条蛇〉曲。
嘴,不能写作“咀”。
“七嘴八舌”和“众说纷纭”;都有“议论纷纷”的意思。但“七嘴八舌”多用于口语;偏重指人多嘴杂;你说一句;我说一句;“众说纷纭”偏重指意见多种多样。
巍巍:崇高雄伟的样子。
万绪千头:形容事情繁多,头绪纷乱。见“千头万绪”。
明.冯惟敏〈仙桂引.想当年怕盘弄这条蛇〉曲:“静沉沉洞府岩穴,收拾起万绪千头,脱离了七嘴八舌。”(源)
明.张凤翼《灌园记》第八出:“将军虽不说,只怕军人们七嘴八舌,要讲开去,怎生是好?”
《平妖传》第八回:“慈长老被众僧七嘴八舌,气得开口不得,回到房中落了几点眼泪。”
《醒世姻缘传》第七八回:“既然打伙子合起气来,这些管家们的令正,谁是不知道的?七嘴八舌,动起老婆舌头,禀知了相主事的娘子,对着相主事说了。”
《红楼梦》第九○回:“二爷是知道的,咱们家里都是言合意不合,送点子东西没要紧,倒没的惹人七嘴八舌的讲究。”
《官场现形记》第五回:“师爷急了,……通通请来相劝。不消一刻,一齐来了,当下七嘴八舌,言来语去。”
七嘴八张
qī zuǐ bā zhāng
犹“七嘴八舌”。见“七嘴八舌”条。《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不期太守差王立同去,他倚着上官差遣,便要夸才卖智,七嘴八张,连我也不好做事了。”
《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恰好巫刁二人兵转,众官员一拥而前,七嘴八张的,都问道:『世子何在?』”
七张八嘴
qī zhāng bā zuǐ
犹“七嘴八舌”。见“七嘴八舌”条。《二十年目睹之怪状》第八六回:“众医生在那里七张八嘴,有说用葠的,有说用桂的。”
《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凤奴择人另配,七张八嘴,乱了数日,方才停妥。”